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备课 本单元以“尊重他人”为主题,选编了两篇主体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懂得尊重他人的好品质,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与人合作。在“能说会写”中安排了围绕主题的口语交际。语文七色光中安排了四项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总编:1 授课时间:2010、9、1 课题:1、举手的秘密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师生情意。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关心他人,树立学习自信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窃窃私语、窘态”等词语。 4.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我”是怎样进步的,“我”对老师的悉心关怀和培养的感激之情。 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品读描写老师神态和“我”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对老师真挚的爱和感激之情。懂得学习时要充满自信。 难点: 理解文章结尾的语句,加深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些小秘密。有位作者在她小学四年级时也有个小秘密。(板书:举手的秘密) 举手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有问题请教老师也要举手。举手会有什么秘密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纠正读音,注意语气停顿。读后交流读懂了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名接读课文 看同学么读的都很认真,老师很高兴。现在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说课文主要内容。 师: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汇报 4、教师概括本课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5、集体交流你还读懂了什么。 师:本文通篇采用了朴素的叙述性语言,通俗易懂。那么通过反复的阅读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我知道课文写的是“我”和老师间的秘密约定。不知道答案时举右手,知道答案是举左手。 “我”小时候很内向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变得自信成为一个优秀学生。) 三 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这篇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老师的,又是怎样写“我”的感受的,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请同学们参照提示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 (一) 指导学生抓住“我”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一,学生自组学习。 自学提示一: 1,快速读课文,用“---”画出“我”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2,想一想,“我”举左手和举右手是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在小组内交流你是从那句话中体会到的。 4,想一想 ,小学四年级开始在我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1),谁来读一读文中对“我”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的语句。 (2),“我终于举起了左手,而且举的高高的,人都几乎要站起来了---生怕老师看不见”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指导朗读读出兴奋、自信的语气) (3),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举左手和举右手是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在我身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胆小缺乏自信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到自信敢于回答问题把手举得高高的,从“呆瓜”变成优秀生。) (5),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有没有遇到过举手后回答不出问题这样的情况。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希望什么? (二) 指导学生抓住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二,学生自组学习。 自学提示二: (1)快速读课文,用“~~~”画出描写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 (2)再次默读描写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想一想,通过这些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的态度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小组讨论:你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1)谁来读一读文中对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的语句。 (2)“老师显然注意到了我的窘态,她友善地提醒同学们不要嘲笑我,然后示意我坐下。”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友善地提醒”表现了老师的细心和对我的细心爱护。) 从“终于,老师的视线落到我身上,眼里闪出一丝惊喜。”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使读者看到了老师一直在关注着学生的变化,为“我”的进步感到欣喜。) (3)点拨:文中这些对“我”和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都属于细节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准确的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 现在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些细节描写部分。认真体会一下作者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过渡:细节描写也是常用的写作方法,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尽量使用细节描写,现在就以《我的老师》为题写老师关心你的一件事进行片段练习,注意老师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和你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课内小练笔 1、学生进行片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小练笔。 3、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是呀老师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他们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关心他爱护他。正因为有老师的关怀和爱护文中的我才有了那么大的变化。 板书: 在老师的爱心与帮助下 文章最后一句话作者在赞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的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老师的真切的感激之情。 五,总结 1、写生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节课的表现如何。 2、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兴趣很高,对课文理解较好。 总编:2 授课时间:2010、9、2 课题:举手的秘密 课时: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举手的秘密》 二、复述课文 , 概括阅读与写作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阅读理解了课文,谁能说说《举手的秘密》这篇课文写的是件什么事? 师:你认为文中哪些部分写的最精彩 ? 充满感情的读一读。 师: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文中大量使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介绍给大家。请同学们打开《课外阅读资源》第二课《一次特殊的作业》 三、积累内化 1、学生自主选择词语造句。找出“和蔼、诚恳”等词语的近义词。并会运用词语造句。 2、用“因为。。。。。。所以。。。。。。“改写下面句子。 我举手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觉得我并不笨,更是为了让同学不再叫我“木瓜”。 四、拓展阅读,引带课文《一次特殊的`作业》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老师布置了一个什么特别的作业?她又为何要布置这么一个特别的作业?请大家默读课文后,完成填空。 2、出示:完成填空 (1),因为马克( ),所以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 )。 (2),听了小莉清脆的声音,全班同学都(),心想()。 (3),听了小莉清脆的声音,老师(),心想()。 (4),听了小莉清脆的声音,马克(),心想()。 3、想一想,文中都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 4、画一画,读一读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五、作业: 自读《课外阅读资源》中课文《美丽的愿望》 板书设计 举手的秘密 缺乏自信 自信 不敢举手 高高举起手 班里的“木瓜” 优秀生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特点,理解的不是很好,应加强此方面的小练笔训练。 总编:3 授课时间:2010、9、6 课题:陶罐和铁罐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理解“奚落、轻蔑、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重点:
上一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保护色》
下一篇: 初三课文《孔乙己》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