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
、session
、token
、OAuth
cookie 重要的属性属性说明name=value键值对,设置 Cookie 的名称及相对应的值,都必须是字符串类型
/abc
,则只有 /abc
下的路由可以访问到该 cookie,如:/abc/read
。maxAgecookie 失效的时间,单位秒。如果为整数,则该 cookie 在 maxAge 秒后失效。如果为负数,该 cookie 为临时 cookie ,关闭浏览器即失效,浏览器也不会以任何形式保存该 cookie 。如果为 0,表示删除该 cookie 。默认为 -1。session.png
根据以上流程可知,SessionID 是连接 Cookie 和 Session 的一道桥梁,大部分系统也是根据此原理来验证用户登录状态。
jwt.io/www.jsonwebtoken.io/
JWT 认证流程:
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服务端认证成功后,会返回给客户端一个 JWT
客户端将 token 保存到本地(通常使用 localstorage,也可以使用 cookie)
当用户希望访问一个受保护的路由或者资源的时候,需要请求头的 Authorization 字段中使用Bearer 模式添加 JWT,其内容看起来是下面这样
Authorization: Bearer复制代码
服务端的保护路由将会检查请求头 Authorization 中的 JWT 信息,如果合法,则允许用户的行为
因为 JWT 是自包含的(内部包含了一些会话信息),因此减少了需要查询数据库的需要
因为 JWT 并不使用 Cookie 的,所以你可以使用任何域名提供你的 API 服务而不需要担心跨域资源共享问题(CORS)
因为用户的状态不再存储在服务端的内存中,所以这是一种无状态的认证机制
GET /calendar/v1/events Host: api.example.com Authorization: Bearer
http://www.example.com/user?token=xxx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yjdjiayou/jwt-demo **
相同:
区别:
Session-Cookie
Token
验证(包括 JWT
,SSO
)OAuth2.0
(开放授权)image.png
注意:
优点: 可容错,各个服务器间 session 能够实时响应。
缺点: 会对网络负荷造成一定压力,如果 session 量大的话可能会造成网络堵塞,拖慢服务器性能。
优点: 简单,不需要对 session 做任何处理。
缺点: 缺乏容错性,如果当前访问的服务器发生故障,用户被转移到第二个服务器上时,他的 session 信息都将失效。
适用场景: 发生故障对客户产生的影响较小;服务器发生故障是低概率事件。实现方式: 以 Nginx 为例,在 upstream 模块配置 ip_hash 属性即可实现粘性 session。
优点: 服务器出现问题,session 不会丢失
缺点: 如果网站的访问量很大,把 session 存储到数据库中,会对数据库造成很大压力,还需要增加额外的开销维护数据库。
不对。对 session 来说,除非程序通知服务器删除一个 session,否则服务器会一直保留,程序一般都是在用户做 log off 的时候发个指令去删除 session。然而浏览器从来不会主动在关闭之前通知服务器它将要关闭,因此服务器根本不会有机会知道浏览器已经关闭,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大部分 session 机制都使用会话 cookie 来保存 session id,而关闭浏览器后这个 session id 就消失了,再次连接服务器时也就无法找到原来的 session。如果服务器设置的 cookie 被保存在硬盘上,或者使用某种手段改写浏览器发出的 HTTP 请求头,把原来的 session id 发送给服务器,则再次打开浏览器仍然能够打开原来的 session。恰恰是由于关闭浏览器不会导致 session 被删除,迫使服务器为 session 设置了一个失效时间,当距离客户端上一次使用 session 的时间超过这个失效时间时,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已经停止了活动,才会把 session 删除以节省存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