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使得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破产,后由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然而,这次的就任临时大总统由于其意在复辟封建制度,想当皇帝,最后被护国运动拿下了。然而,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事变,南北军阀拥兵自重,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动乱。
在辛亥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下,人们陷入到了苦闷和彷徨中,那么如何将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历史意义:是生动活泼的,先进的,革命的,带来了一股新的思潮。
局限性:批判孔学,为了给发展资产阶级铺路(孔学认为发展科技之类的不太好),然而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不适应中国国情。思想上把改造国民性放在优先的地位,然而离开了改造社会环境,改造国民性只能是空中楼阁。
1919年,巴黎和会上,我们认为一战后作为胜利国之一的我们会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然而,我们的正义请求如要求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等请求,均遭到了拒绝。消息传到了国内,学生们义愤填膺,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十几所学校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举行集会。
5.4-6.5 以学生为主,中心在北京。
6.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
最后,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意义: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核心是爱国主义,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从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宣传马克思主义,到最后的建党问题,中国各地的仁人志士齐心协力,最终于1921年7月23日在红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作重点在工人运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然而,在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血腥镇压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必须要联合一切能联合的阶级和阶层,建立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孙中山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蕴藏的巨大的能量,于是,在孙中山做出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于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大革命势如破竹,然而,后来的中山舰事件以及南京事件中,国民党大肆逮捕共产党员,使得白色恐怖弥漫人心,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资产阶级严重动摇,汪蒋集团倒戈。
主观原因: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期,缺乏经验。
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错误知道。
历史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使未来胜利革命的一次伟大演习,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上一篇:工作的工具
下一篇:Python循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