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造句
创始人
2025-07-01 20:15:46
0

见微知著造句集锦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见微知著造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见微知著造句 篇1

  一、【反义词】

  以偏概全

  二、【词语注音】

  jiàn wēi zhī zhuó

  三、【基本词意】

  见微知著:见微知著意思是: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迹象;著:明显,指事情的发展。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释义]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语出] 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见微知著(形容词)

  [近义] 原始见终、因小见大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例句]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

  四、【英文翻译】

  See Wei Zhi with

  五、【详细解释】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六、造句

  1、人们对自然现象往往还能见微知著,而对社会现象却不能见微知著,原因就在于不能“静”,为“好恶”“利害”所惑。

  2、科学家们太了不起啦,搞科研时见微知著,为人类谋福啊!

  3、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见微知著、以小便能见大,总的来说就是见一叶落知天下秋。

  4、这没什么错,但又一次告诉我们,开幕式想突显一个有趣的故事:见微知著;开幕式多引用著名的英国电影,而引用诗人、作家、舞蹈家要少得多。

  5、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6、本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7、同行们能见微知著,但一般公众往往会忽视底层构造。

  8、每个科学家都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

  9、第四,政府官员治理加上经济管理,从而发展得更好,再次充分体现见微知著。

  10、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见微知著造句 篇2

  1、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2、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3、每个科学家都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

  4、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5、本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6、人们对自然现象往往还能见微知著,而对社会现象却不能见微知著,原因就在于不能“静”,为“好恶”“利害”所惑。

  7、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见微知著、以小便能见大,总的来说就是见一叶落知天下秋。

  8、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9、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0、因事见理、见微知著,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

  11、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12、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才能够更好的把事情解决掉。

  13、我很欣赏你的这种见微知著的变现,对你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的。

  14、我想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应该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吧。

  15、我想你如果在生活当中有了多思考的习惯就会有了见微知著的能力了吧。

  16、好好培养你见微知著的能力对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17、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他那见微知著的能力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18、文世间之事往往能见微知著。

  19、今天我有道题不会可我要追根求源,无独有偶我看到了司空见惯的水,我见微知著,突然明白了,我知道这是我锲而不舍的结果。

  20、当然,之所以知此见微知著的探照出社会百态也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叙事艺术。

  21、夜雨潇湘说:见微知著,人微言轻,这些话题都可以,“微”时代,就是草根的力量汇聚的时代。

  22、配合是心理学研究、是见微知著、是看得懂眉头眼额,更重要的,是对老闆和公司品味的掌握。

  23、但是,这并不代表当今社会是一个没有规律的存在,正相反这是一个见微知著的时代。

  24、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

  拓展:

  箕子是朝歌古代名人,其洞察力之强气节之高为后人称道。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是帝辛,后人称他为殷纣王。年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继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但到了统治后期,开始腐败。

  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太师箕子就感到非常可怕和担心。

  箕子见微知著联想了很多,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陶土粗制碗具,必将用犀牛的角或玉作成杯盘;餐具改变了,食品也会随之改变,盛的不可能是豆菽青菜,肯定会进一步升级到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将成盘中之物;食物改变了,将不满足穿着,麻布为衣将不再流行,朝中之人进而会穿绫着缎;穿着改了,下一步将造豪华的车子,建高阔殿宇楼台,追求享乐。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之风会很快盛行起来。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把箕子这种联想,说成“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这就是见微知著的来历。

  有一天,纣王长夜饮晏,不理朝政,竟忘了日期,询问左右,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徒弟说:“君主忘日则天下忘日,不是好兆头,商之天下到了危险关头。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我也极其危险”。令徒弟告诉来者:“太师醉了也不知道”。

  以后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充耳不闻,我行要素,骄傲恣肆,专横拨扈,使箕子非常失望。他装疯卖傻,以避迫害,但仍被纣王囚禁。

  正如所料,不过五年,纣王就被周武王所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锐利”造句 1、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
“两路”造句 101、 30日晨,敌25师分两路纵队由赛马集向东北沿大致平行的两条道路推进。102、 记者看到,排...
心软的解释及造句 心软的解释及造句  心软拼音  【注音】: xin ruan  心软解释  【意思】:容易被外界事物...
平等的造句 关于平等的造句  平等指政治、社会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你会用词语平等怎么造句?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
车载斗量的解释及造句 车载斗量的解释及造句  网路资讯,车载斗量,多到难以敷衍。那么车载斗量怎么造句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
豆子的解释及造句 豆子的解释及造句  豆子拼音  【注音】: dou zi  豆子解释  【意思】:(1)豆类作物。(...
齐字的组词及造句 齐字的组词大全及造句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
“媲美”造句 51、你这首诗格调高雅,真是阳春白雪,可以媲美李白、杜甫。52、那位苏格兰人用可以和羚羊媲美的轻巧劲...
蝗蝻的造句 蝗蝻的造句  蝗蝻拼音  【注音】: huang nan  蝗蝻解释  【意思】:蝗虫的若虫,形状象...
挨近反义词及造句 挨近反义词及造句  【词目】:挨近  【发音】:āi jìn  【儿化】:无儿化音  【英译】:ap...
“作派”造句 1、 伊迪丝华顿的朋友会抱怨或嘲笑她盛气凌人的贵富作派,但也会有人觉得这些情感是感情激烈的表现。2、...
愁闷的解释及造句 愁闷的解释及造句  愁闷拼音  【注音】: chou men  愁闷解释  【意思】:忧虑烦闷。  ...
“海市蜃楼”造句 1、远处一座座房子迷迷蒙蒙、烟雾弥漫,宛如海市蜃楼一般。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烟雾缭绕,如同...
司空见惯的解释和造句   司空见惯:汉语成语。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司空见惯的解释和造句,欢迎阅读参考...
挖补的注音意思及造句 挖补的注音意思及造句  【注音】: wa bu  【意思】:把坏的地方去掉,用新的材料补上。  挖补...
“太少”造句 151、买我的命是太少了,不过买你们的绰绰有余了。这点儿零钱。就算朕赏你们的棺材本钱吧。赵公明152...
厉行的解释及造句 厉行的解释及造句  厉行拼音  【注音】: li xing  厉行解释  【意思】:严格实行:~节约...
“隐隐约约”造句 1、 哥哥心里像灌了蜜,眉角含笑,连那四方的紫脸膛上隐隐约约的麻瘢也泛着红光。2、 山峰连绵起伏,峰...
“排比句”造句 1、 微笑面对失败的排比句:面对失败,我们微笑,那是成功的信息,是胜利的途径,是彼岸的渡船,是进入成...
浓烟造句   1. 在刘培的带领下,记者先后四次赶早摸到这两家铝熔铸厂外,拍到废气狂喷的现场,却也被刺鼻呛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