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
创始人
2025-07-02 04:46:43
0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

  《陋室铭》是这首铭文作为经典流传至今,不仅因其思想内容积极乐观,境界高远,其语言上的特色上的独特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拓展阅读:《陋室铭》赏析

  第一段的意思是: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便有名气;水不在乎深,有了神龙就有灵验;这虽然是一间陋室,但是我的道德是芳香的。这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我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所以住的陋室也不显得简陋。这个主旨,文章开篇并没有点明,而是分成三层,徐徐写来,逐步点题。作者先用一组形式匀齐的排句作为两层铺垫,再引出揭示主旨的第三层。文章用山和水比附室,用不高和不深比附陋,用仙和龙比附主人,用名和灵比附德馨。这样写,文章有波澜,有曲折。这种十分新颖的“旁起”的写法,别开生面,具有独创性和引人入胜之妙。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段的意思是:苔痕爬上台阶,满阶碧绿;草色映入眼帘,满目生机。谈谈笑笑,都是博学多才的士子;来来往往,没有文化浅薄的布衣。在这斗室中可以弹弹素琴,看看佛经;没有丝竹的繁响扰乱我的清听,没有官府的文书劳累我的身体。这一段,承接上段的文意,正面描写与陋室有关的情况,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并落实“惟吾德馨”四个字,是全文的中心。

  本段也分三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第一层,除了表明作者一切听其自然,怡然自得的心境之外,还说明作者不愿广为交游,前来造访的人不多。这个对偶句中的“上”和“入”两个字,用得非常传神。有了这两个字,便把静景写得既有精神,又有韵味。从中流露出作者对陋室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第二层,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第三层。前者用散行句式,是从正面说的;后者用的是骈俪句式,是从反面说的。骈散句之中,又有呼应,有对照:“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相呼应,相对照;“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相对照。一正一反,相映成趣,行文的缜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层还写出了陋室主人的清心寡欲,随遇而安。

  第三段,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的茅庐和著名辞赋家扬雄的草玄堂和自己的陋室作比,意思是说,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也都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品德高尚,因而陋室不陋;那么自己的陋室难道不是如此吗?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加重了主题的分量,使作品又多了一层波澜。

  第四段只有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各朝代多把孔子创立的儒学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把孔子的言论视为金科玉律。本文以孔子的话作结,是为了“援古以自重”,用来突出“君子居之”、陋室不陋的主旨。作者有意不引“君子居之”四个字,只引“何陋之有”,而把“君子居之”这层意思暗含其中。这样写,不露痕迹,很有余味。

  《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流传百代的佳作,它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文中所表现的作者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强调洁身自好,不羡慕富贵荣华,不追求物质享受,都是有进步意义的,应当肯定。但是,其所表现的自命清高,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的情调却是消极的。

  《陋室铭》尽管只是仅有八十一个字的短文,它的立意、布局、语言都很有特点。从立意来看,虽然是为陋室作铭,但没有直接描述陋室如何简陋,而是采取因人及物的手法,从其它几个方面加以映衬,因而感到新颖脱俗,不落窠臼。从布局来看,本文是用议论的的笔墨开篇。以双重比喻起兴,作为蓄势而后揭示主旨;主旨一经揭示,便层层扣紧,先用衬托的手法,再列举史实和引用古语的的写法,逐步加深主旨,句句坐实主旨,使得全篇首尾呼应,统体浑成。从语言上看,有排句,有对偶,有散行;以四言句为主,中间杂有五言句和六言句;除用单句结尾不押韵外,通篇押的是一个韵脚,而且两句一押,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写,语句参差错落,音调铿锵谐美,节奏鲜明顿挫。

  《陋室铭》篇幅虽然短小,但内容精粹,情味隽永,不愧出自大家之手的佳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钻木取...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300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也是学生非常喜...
《坛经》中的净土思想 《坛经》中的净土思想  汉传佛教的各个宗派之中,若论影响度之大流传面之广,则净土宗和禅宗无疑名列前茅...
平凡的世界中金波的爱情 平凡的世界中金波的爱情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导语:我们在给文言文断句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口诀有哪些?...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的原文阅读及...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的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原文阅读: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练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
形容冬天寒风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冬天寒风的词语有哪些  导语:冬天,小朋友们脸上拂过的是冷冷的冬风,让小朋友们感到非常的寒冷。下...
桃花源记拼音版 桃花源记拼音版  桃(táo)花(huā)源(yuán)记(j&igra...
《溪居即事》翻译赏析 《溪居即事》翻译赏析  《溪居即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古诗全文如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
形容云雾缭绕的语句 形容云雾缭绕的语句  雾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是它给这群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处...
离骚注音全文 离骚注音全文  《离骚》中有些字比较偏僻,很多人可能会认错读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离骚注音全文,欢迎参...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与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与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写景而写心,表现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下...
前后赤壁赋原文 前后赤壁赋原文  《前后赤壁赋》又称《赤壁二赋帖》,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于元大德五年(1301)创作的...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墙角数枝梅”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
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翻译 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翻译  古诗,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别的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无数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