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红梅原文及翻译
创始人
2025-07-03 15:31:12
0

苏东坡红梅原文及翻译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贬官在黄州,因读石延年《红梅》诗引起感触,遂作《红梅》诗。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苏东坡红梅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一、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

  因为怕开了后招来愁怨,加上贪睡,所以独自开得迟了些;又恐冰雪般洁白的姿容不合时俗。

  故意染上了桃花杏花那样的红色,但保留着孤高瘦硬的傲霜斗雪的风姿。

  耐寒的品性使红梅不肯在春天与百花争艳都妍,红色不是她的本色。

  石曼卿老人不懂得红梅风格所在,怎么能从绿叶、青枝来看梅花?

  赏析

  这首《红梅》诗写得“细意钩剔”,即细微严密,是谨严的。纪昀认为这首诗好在“其中有寄托”,即不光是细微的刻画红梅,还写出了作为梅花的品格,像“自恐冰容不入时”,“尚余孤瘦雪霜姿”,加上

  “寒心未肯随春态”,这几句都在写红梅,但又不限于写红梅,把自己的“冰容”“雪霜姿”都写进去了,把自己的“寒心未肯随春态”,不肯去迎合权势的品格也写进去了,这样就显出风格的高。这就细微而不纤巧,是谨严的。石曼卿《红梅》诗“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没有写出红梅的品格,所以称为“诗老不知梅格在”了。苏轼不仅写出了红梅的品格,显得跟桃杏不同,也写出了诗人的品格,所以高出于光是刻画红梅,从细微刻画进入谨严,进入格调高了。

  二、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

  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放,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品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感。苞蕾外部过着密集光洁的白茸,尽管如同玉兔霜花般的洁白可爱,也只能自我顾恋,悲叹“名花苦幽独”(作者《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枝,土人不知贵也》)罢了。词以“冰脸”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恰如其分的写出了红梅的.仪表,也生动地写出了红梅不流习俗的超然之气,它赋予了红梅以生命和丰富的感情,形象逼真,发人深思。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优秀读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优秀读书笔记150字  我有幸阅读了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
《对花》 《对花》 方干 唐代 方干 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
《小亭》 《小亭》 陆游 宋代 陆游 除地编茅作小亭,一川风露对青冥。残萤欲尽犹穿户,落叶初飞已满庭。...
《二月三十日》 《二月三十日》 方回 宋代 方回 酒病专欺老,诗材苦欠新。客窗庐阜雨,故圃洛花香。岁支江声急...
《哀王孙》 《哀王孙》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泗水赤龙将欲飞,瘦蛟在泥云未归。冰茧煮灰寒水击,长大王孙抱...
小石潭记的通假字 小石潭记的通假字  《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也是《永州八记》中...
文言文独乐园记阅读理解 文言文独乐园记阅读理解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
骆驼祥子作者的简介 骆驼祥子作者的简介  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人类曾经和正在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灿若星河。他们因为有睿智的目...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下面是小编...
《六祖坛经》中的“自性”与“... 《六祖坛经》中的“自性”与“佛性”  《六祖坛经》,佛教经典,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
师旷劝学原文及翻译 师旷劝学原文及翻译  师旷劝学是一个典故,由作者刘向在《说苑》中的问答而来,其意在告诉我们:学习与年...
易经:开物成务 千秋大业 易经:开物成务 千秋大业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易经...
诗经思无邪什么意思 诗经思无邪什么意思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经》的观...
aabb式的四字词语 aabb式的四字词语大全  aabb式的叠词词语是常见的成语,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
大象交友记童话 大象交友记童话500字  有一天,大象觉得自己很孤单,就决定出去找朋友。  他来到松鼠楼下,松鼠撑着...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原文、翻...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朝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
周易全解之解卦 周易全解之解卦  《解卦》讲逢凶化吉的商旅经历,全卦内容主要讲商旅、狩猎和俘虏。  【原文】  坎下...
长恨歌相关人物 长恨歌相关人物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
《顾生》文言文 《顾生》文言文精选  江南顾生客稷下,眼暴肿,昼夜呻吟,罔所医药。十余日痛少减。乃合眼时辄睹巨宅,凡...
《琵琶行》分段分析 《琵琶行》分段分析  《琵琶行》有诗前小序和本诗两大部分。序文概括叙述了诗人和琵琶女的相遇经过,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