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诗
创始人
2025-07-04 08:02:16
0

王之涣的诗大全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之涣的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4、《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5、《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6、《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生平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时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王之涣从小聪明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拓展:王之涣的诗词解析

  唐代诗人王之涣存诗不多,但其作为边塞诗人的大名几乎无人不晓。凡上过小学的国人,必读过奠定其文学史地位的《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至于古典文学爱好者,也一定听说过被誉为盛唐文学界交游美谈的王之涣、王昌龄与高适的旗亭画壁的故事。然而细考之,却发现如此著名的诗人相关史料却极少,屈指可数的`几条记录又皆为不确,真令人如坠迷雾。

  两唐书无王之涣传,《新唐书艺文志》中无其诗集记录,唐宋文献材料中鲜有记载,甚至连包罗万象的宋代公私书目中也未见其诗集记录。在作品几乎不传世的情况下,诗人之英名竟也一路飘荡下来。到了清代,曹寅主编的《全唐诗》中收录他的作品六首。此六首作品夯实了王之涣的文学史地位。

  然而,《登鹳鹊楼》作者的署名却一直有争议。现存的古籍中,此诗首次见于中唐时期芮挺章编辑的《国秀集》。据考证,《国秀集》是芮挺章应秘书监陈希烈、国子司业苏源明的建议而编。苏源明盛名于唐代,杜甫与苏源明相交三十余年,杜甫的《八哀诗》之一即为其所作。韩愈评价为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国秀集》开编约在天宝十二载,芮挺章大约花了七到十年广泛搜集各家名诗,探书禹穴,求珠赤水,网罗官员、平民、隐士之作品,精选220首所成。其中收录了王之涣署名的《凉州词二首》(另一首是单于北望拂云堆)和《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而将白日依山尽这首诗以《登楼》之名归于布衣朱斌名下。

  以地位论,王之涣是官员,朱斌是平民;以诗名论,朱斌籍籍无名,不能与王之涣同日而语;且成书离王之涣去世不远,王之涣家人健在,高适、王昌龄等健在,苏源明、杜甫、为诗集作序的楼颖也在世,很难想象他们能允许芮挺章将此佳作张冠李戴。

  正因历来有署名争议,《全唐诗》收录此诗时兼顾两位作者,在卷203收入朱斌《登楼》,注明一作王之涣诗,在卷253王之涣名下收入《登鹳鹊楼》,注明一作朱斌诗。施蛰存亦指出这首诗是登近海的楼台,不适于鹳雀楼。

  另一首佳作黄河远上白云间无署名争议,命运貌似平缓许多。传说慈禧太后看到书法家奉旨抄的扇面上少了一个间字,以为书法家欺负她没文化而大怒,书法家急中生智地断句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了危局。这个传说反映出句读的重要,以及本诗、特别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之深入人心。

  然而,连这句妇孺皆知的话也有疑点。这句话在《国秀集》中为黄河直上白云间,《全唐诗话》、《全唐诗》中皆为黄沙直上白云间。玉门关在嘉峪关外,那里看不到黄河,自古就有人提出诗人如何能站在一个看不到黄河的地方想到黄河的疑问。黄河还是黄沙成了千古谜案,众说纷纭。物候学家竺可桢特意实地勘察,认为是错将黄沙传播成了黄河。王汝弼更是说,黄沙直上白云间有甚么不好?诗人只用一句话就把边塞风光的典型特征概况出来,而且上天下地,囊括包举,请问这是何等笔力!慈禧若是读过《全唐诗》,肯定不会令书法家轻易过关。

  两首力作之外,为人熟悉的王之涣轶事便是旗亭画壁,而该轶事细究亦伪。旗亭画壁出自薛用弱《集异集》,大意为:

  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被写作王涣之)在酒楼聚会,遇到梨园乐工和市井伎也来聚会。乐工、乐伎们喝酒唱歌,三位诗人以谁的诗被唱得多为赌,边听边在墙壁上以指甲划线来记录被唱的诗数。乐伎唱了王昌龄两首、高适一首后,王之涣坐不住了,说乐人们都是乡巴佬、不懂阳春白雪,又指着最漂亮的那位市井伎说,如果她不唱我的诗,我就甘拜下风。佳丽开口,唱的果然是《凉州词》。酒楼又被称为旗亭,故此事被称为旗亭画壁。

  因其喜闻乐见,后被改编为传奇杂剧,如明清两代均有人创作《旗亭记传奇》。故事中提到梨园乐工,则必发生于长安或洛阳,因梨园是玄宗特设的私人乐坊,梨园弟子又称为皇帝梨园弟子,梨园乐人随玄宗往返于东西二都。开元二十四年后,玄宗再未去东都洛阳。所以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开元二十四年前的东西二都或者是其后的长安。而故事中,乐人唱的第一首是王昌龄诗歌《芙蓉楼送辛渐》,据考证,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九年(741)春夏以后,则将故事限定为开元二十九年春夏之后的长安。而彼时王之涣刚赴任文安县尉,高适寓居淇上。次年二月,王之涣病故。三人应无机会聚首长安。

  近一个世纪,陆续出土了王之涣及其妻李氏、祖父、祖母、叔父、堂弟、堂弟媳、堂侄、堂侄重孙共八人的墓志。经多方考证还原:王之涣,原名王奂,后以字之涣为名,另取字季凌(古籍中将王之涣写作王涣之者,也许与其曾更名有关),出身官宦世家,先祖郡望为太原晋阳,后迁籍至绛郡,又迁至邺,再迁至长安。到王之涣父辈时,迁至洛阳。王之涣出生于垂拱四年(688)洛阳私邸,卒于天宝元年(742)文安县县尉任上,次年葬于洛阳北原。王之涣排行第六,而非素来认为的排行第七。一直以来,学界认为高适的《和王七度玉门关吹笛》是高适唱和王之涣的,是高王交游及王之涣出关的力证之一,但当证实了王之涣是王六而非王七后,这些论断又成了疑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典唯美诗句 古典唯美诗句大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出处 出自 唐代 杜审言 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
关于父亲节的古诗诗词 关于父亲节的古诗诗词  父亲节是什么时候  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
黄庭坚书法赏析 关于黄庭坚书法赏析  导语:黄庭坚以其鲜明的诗学主张和体现宋诗美学风范的`卓越诗歌成就而为诗坛所瞩目...
描写冷月的古诗句 描写冷月的古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
表达思念的诗句亲人 表达思念的诗句亲人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下面是描写表达思念的诗句亲人,...
描写爱情美好的诗句 描写爱情美好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从此无心...
宋玉神女赋原文及译文 宋玉神女赋原文及译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2020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七十五年,可以让一棵小树苗,长成青葱的参天大树,75年也可以让一个朝气勃发的少年变成一个已年过花甲的...
描写咏柳的诗句 描写咏柳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历代都有咏柳的诗句名篇。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描写咏柳的诗...
描写雪的诗句 描写雪的诗句(精选50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一般饱含...
大班诗歌《秋天的颜色》 大班诗歌《秋天的颜色》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节奏...
倚窗思秋,心缠绵散文 倚窗思秋,心缠绵散文(通用2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
端午节诗歌朗诵稿小学 端午节诗歌朗诵稿小学(通用20首)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朗诵稿了吧,朗诵是...
前世今生缘诗歌 前世今生缘诗歌  我曾是佛前一朵靑莲。  为实现前世今生的缘,  佛前我千年沉睡。  千百度轮回,等...
我就在你身旁诗歌 我就在你身旁诗歌  风紧了  你可曾感到一丝的寒  而我就在你的身旁  默默地追随着  你的足迹  ...
经典感人父爱诗歌朗诵 经典感人父爱诗歌朗诵  父爱如山。那关于经典感人父爱诗歌朗诵有那洗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感人...
五一赞美劳动者现代诗歌简短1... 五一劳动节是一个法定节假日,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年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那五一赞美劳动者现代诗歌简...
秋天诗歌 秋天诗歌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
两相忘爱情诗歌 两相忘爱情诗歌  昨夜雨落旦微凉  休怪小女思君长  天微凉  思君长  青丝丈量君远行  君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