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全诗赏析
创始人
2025-07-05 14:15:38
0

《游山西村》全诗赏析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山西村》全诗赏析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山西村》全诗赏析

  游山西村

  陆游 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选自《剑南诗稿》。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箫鼓:吹箫打鼓。

  ⑥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⑦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⑧若许:如果这样。

  ⑨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⑩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u)门:敲门。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赏析:

  该诗写于1167年(南宋孝宗 乾道三年),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丰收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烤乳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了山环水绕,草木自渐浓郁,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本联富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夜游,随时拄着拐杖来拜访,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游山西村》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游山西村》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游山西村》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妙句之妙)———宋·陆游《书愤》1161年冬秋,南宋军队分别在瓜洲和...
小学生古诗配画图片欣赏 小学生古诗配画图片欣赏  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小学生古诗配画图片,相信总会勾起你童年的记忆。随着我们逐渐...
唐诗之《长沙过贾谊宅》 唐诗三百首之《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出处 出自 宋代 晏殊 的《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念兰堂红烛,...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出处 出自 唐代 王维 的《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
田园风光的经典诗句 关于田园风光的经典诗句(精选130句)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出处 出自 唐代 杜甫 的《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
唐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让历代文人无不称赞。下面是小编...
洒脱的诗句   洒脱的诗句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
描写桃花盛开的诗句 描写桃花盛开的诗句  1、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郑板桥《沁园春·恨》  2、 半盏屠苏犹未举,...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出处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出处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其出处: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
描写登高的经典诗句 描写登高的经典诗句  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
表达友情的诗句参考 表达友情的诗句参考  表达友情的诗句参考  1、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老将,老将韩偓,老将的意思,... 老将,老将韩偓,老将的意思,老将赏析 -诗词大全  老将,老将韩偓,老将的意思,老将赏析 -诗词大全...
分水岭,分水岭伍彬,分水岭的... 分水岭,分水岭伍彬,分水岭的意思,分水岭赏析 -诗词大全 分水岭 作者:伍彬朝代:唐体裁:五律 ...
顾城现代诗作品《黑眼睛》鉴赏 顾城现代诗作品《黑眼睛》鉴赏  【1、作品原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
《过分水岭》唐诗鉴赏 《过分水岭》唐诗鉴赏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描写芍药花的诗句 关于描写芍药花的诗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出处 出自 南北朝 郦道元 的《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全诗《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