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创始人
2025-07-09 10:31:40
0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理学”作为对于儒家学说的延伸,朱熹可谓是功不可没。那么“理学”的发展也是有着很清晰的脉络,最早提出这一思念的是北宋思想家周敦颐,此后又吸引了“关学”的精髓,从张载那里获得了升华,再到二程的极力推广,到了南宋之后,朱熹集各家所长,确立了这一思想体系。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欢迎阅读。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作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朱熹的诗

  《春日》《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司马光好学》《读书要三到》《偶成》《劝学诗》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菩萨蛮·回文》《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满江红·刘知郡生朝》《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忆秦娥》《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鹧鸪天·江槛》《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南乡子·次张安国韵》《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好事近》《鹧鸪天》

  朱熹人物评价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学生黄囗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朱熹典故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扩展:

  人物纪念

  江西省上饶朱熹纪念馆

  江西上饶朱熹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山景区的文公山朱子文化园内,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殿前大门两侧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这副楹联悬于大门显得端庄典雅,醒目点题。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

  福建武夷山朱熹纪念馆

  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位于武夷宫古街。为仿宋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5米,占地约875平方米,由前厅、两廊、庭院、展厅等组成。前厅正门上,高悬“朱熹纪念馆”横匾,5个大字庄重而苍劲有力。殿前大门两侧悬挂3幅抱柱联,一幅是赵朴初撰并书,联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幅为清康熙御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还有一幅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并书:“致广大而尽精微,网罗历代;尊德性而道学问,体用兼赅。”大门两侧围墙上各镶嵌10块碑刻,为朱熹手书《潭州城南二十景》诗,是朱熹访问张栻于长沙岳麓书院唱和的诗作。

  讲学遗址

  仙游枫亭文昌阁前身为会心书院,始建于隋代,初为庵堂。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并亲书“敬义堂”为匾。明嘉靖四年(1525年)更名“会心书院”,后几经兴废,1996年在遗址复建文昌阁。

上一篇: 校园生活周记

下一篇: 对手作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勤俭节约作文600字 关于勤俭节约作文600字(通用5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
我的六一儿童节作文500字 【热门】我的六一儿童节作文500字四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
什么时候立冬 2021什么时候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2021年立冬是什么时候呢?2021立冬节气又是哪...
端午节作文300字 端午节作文300字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
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通用7篇)  端午节马上要来了,说到端午节小编想到的就是粽子了,中国饮食文化是...
国庆趣事作文400字 国庆趣事作文400字(精选38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
植树节的作文700字 【热门】植树节的作文700字汇编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
小学三年级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通用4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
我的十一假期作文300字 我的十一假期作文300字  这个假期爸爸妈妈都很忙,但还是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和我去植物园。  清晨,我...
小学作文牵牛花 小学作文牵牛花  1牵牛花  每天早上,我在上学的路上,总看见一种花,在围墙上生长——牵牛花,又叫喇...
做手工作文 做手工作文做手工“六一”儿童节学校要举行“手工比一比”所以每个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做。今天妈妈要准备把手...
春雨 春雨  “轰隆隆”一声闷雷,一阵春雨随之而来,这预示着美好的春天终于降临了。    “好雨知时节,当...
小猫吃鱼作文 小猫吃鱼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
小学五年级母爱的作文600字 【精选】小学五年级母爱的作文600字三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
环境描写的五个经典作文开头 环境描写的五个经典作文开头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暑假打谷作文 暑假打谷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
一睁眼就碰到了快乐初一作文 一睁眼就碰到了快乐初一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
学做春节美食作文 学做春节美食作文(精选11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
暑假里难忘的一件事 暑假里难忘的一件事暑假里难忘的一件事1夏汪政宇还记得那一次,我和哥哥一起去感受了夏.那天,有风,但分...
中秋节小学优秀作文 中秋节小学优秀作文(精选3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