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创始人
2025-07-21 00:17:01
0

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和反问句看似是很相近的,但事实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之间的区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别人给予回答;而反问句中的疑问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就在反问句中,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两种句式都有疑问的意味,但是疑问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做出回答;而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不需要别热人回答.使用反问句可使表达效果更强烈.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而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而疑问句就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七点。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对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时可以起过渡的作用。

  疑问句的类型

  疑问句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正反问句。疑问句常见的疑问词有啊、吗、吧、呢等,但是有些疑问句是不使用疑问词的,比如选择问句,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橘子?

  特指问句中,不可出现语气词“吧、吗”,它有特定的所指范围和问题,需要给出一个答案来。比如小明昨天去哪了?你订了几点钟的机票?这个杯子是谁的?姑妈什么时候来?这些例子中的哪、几点钟、谁、什么时候都是未知部分,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和说明。

  是非问句就是含有一个疑问语气的句子,能够做出肯定或否定答复,常用的语气助词有啊、吗、吧等。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好看吗?你不会喝酒吧?

  正反问句是给出肯定和否定提问方式,让对方从中选择一个,可以使用疑问词啊、呢,但一般不用吧、吗等词提问。比如,我们一起去逛花灯好不好?这就要求听话者做出选择,或回复“好”或回复“不好”。类似的还有数学卷子难不难?你喜欢刷抖音对不对?

  常见的疑问句

  1、谁去买票?

  2、他什么时候去上海?

  3、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4、他是不是知道这件事?

  5、你认为明天是赢还是输?

  6、他打算去上海还是去北京?

  7、今天是中秋节吗?

  8、他昨天下午离开了?

  反问句的定义和作用

  (1)定义:

  反问句,也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肯定或否定。

  (2)特点:

  反问句,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3)种类:

  反问句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用否定的形式,来表示肯定的内容。

  这种反问句的语气,比一般肯定句还要强。

  第二种:是用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的内容。

  这种反问句的语气,比一般否定句还要强。

  (4)作用:

  反问句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发人深醒。

  (5)用途:

  它常用于一般文章,特别是在议论文中。

  (6)变换:

  在写作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把一般陈述句变成反问句。

  变化时,如原句是肯定的,则加否定词,变成疑问形式;如果原句是否定的,则去掉否定词,变成疑问形式。

  有的反问句,还要加“难道”、“岂”等字样。

  有时,反问句还和设问句连用,用反问句去充当设问句的答句,这样,能同时发挥这两种句式的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

  (7)注意:

  运用反问句时要注意三点:

  A、反问是只问不答,问中有答。这就要求隐含在问句中的答案必须明确。

  B、反问句常用在叙述、描写、抒情的后面,以加强语气。

  C、反问时,要问得自然,不要强问。

  常见的反问句

  1、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你难道没有错吗?

  4、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5、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6、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7、你看这天,难道会天晴吗?

  8、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9、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10、这难道不是你偷的?

  11、你不是在看电视那是在干什么?

  1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描写春天的比喻句 描写春天的比喻句(精选60句)  春天像辛勤的园丁,精心的呵护着花草,让它们茁壮生长。下面是小编帮大...
老子简介 老子简介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是当事人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是应用写作学研...
写作叙述方法之分叙法 写作叙述方法之分叙法  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以下...
匆匆仿写作文 匆匆仿写作文(精选30篇)  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描绘出来,将对生活的想像与思考表达出来,...
中国文学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常识,一般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下面是小...
佛寺庙宇对联 佛寺庙宇对联(精选70句)  寺庙对联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是我国佛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寺庙不...
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1)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
秋后的蚂蚱歇后语是什么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 ...
教师节对联 教师节对联(精选55句)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对联吧,对联...
新年的对联 新年的对联(精选115句)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对联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
描写天气谚语 描写天气谚语大全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谚语吧,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
雷声大雨点小歇后语是什么   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雷声大,雨点小 : ...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精选11篇)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活动小组,再聘请相关学科老师为指导教...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下面是小编为你...
仰仗是褒义词吗 仰仗是褒义词吗  仰仗常指事物的根基状态,依靠;依赖,我们看看下面的相关资料吧!  仰仗是褒义词吗?...
自考英语写作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考英语写作基础试题及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要用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
你陪伴我长大的作文500字 你陪伴我长大的作文500字  在我六岁那年,一个小小的你——植物小马诞生了。你没有其他玩具那么美丽,...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谁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谁  《战争与和平》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
记叙文知识架构详解 记叙文知识架构详解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记叙文阅读是学生失分率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