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
创始人
2025-07-21 09:00:51
0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的内容,欢迎阅读!

  象征

  【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释义二】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象征修辞来源

  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象征手法示例

  礁石

  艾青《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简单地说,这种寓意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人说,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

  “象征”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性呢?可以说,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

  原来,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白杨礼赞

  茅盾《白杨礼赞》片断: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果然,作者又以不可压抑的激情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决不是只写树: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一般来讲,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像《礁石》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白杨礼赞》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我们可以《咏松》为题,试用第一种方法去进行构思。

  海燕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托物寓意

  【释义】是指在构思文章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见景生情,托物寄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揭示事物寓偶然于必然的主题。

  一般指借物表意、言外蕴旨的古文诗作的表达方法,往往令人读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较之直抒胸臆者则别有一番韵致。这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界某些事物秉性特殊,容易触发诗人对某些意念的联想;二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故而用托物寓意之法。清代冯煦《剑州闻蝉》欧阳修的《画眉鸟》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的区别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是“托物言志”。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某种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用“托物寓意”好一些。

上一篇: 冬至的经典谚语

下一篇: 学习的谚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简... 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简报(通用8篇)  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具有汇报性、交...
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机关公文是应用文大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它是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军...
怎么提高作文水平 怎么提高作文水平怎么提高作文水平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
品行经典谚语 品行经典谚语  1、 招满损,谦受益、  2、 不要指责别人,多多自责。  3、 常在河边走,贵在不...
立夏的谚语 关于立夏的谚语(精选6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谚语吧,谚语是民众...
我在暑假期间学习写的作文 我在暑假期间学习写的作文我在暑假期间学习写的作文 (中国大学网 unjs.com)  今年暑假,我上...
中秋节花灯谜语 中秋节花灯谜语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小编今天为...
砌墙的砖头的歇后语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砌墙的砖头的歇后语,欢迎大家查看。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于砖头的...
学习知识方面的谚语 关于学习知识方面的谚语(精选110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
古代对联经典 古代对联经典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对联很是熟悉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赏析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
摘抄优美排比句 摘抄优美排比句  排比句,是修辞手法之一,指使用排比修辞方法,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
寒假周记 寒假周记范文合集6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转眼一周又结束了,一周的时间,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技巧,此...
2017年小年祝福语短【最新...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小编收集了2017年小年祝福语短...
数字对联 数字对联大全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对联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
作文 点燃感恩的火种 作文 点燃感恩的火种点燃感恩的火种    礼县王坝中心小学五年级 张亚军    指导教师:赵旺平  ...
古代文学常识 有关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
语文是什么排比句 语文是什么排比句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语文是什么排比句相关内容...
虎年春节经典春联 关于2022年虎年春节经典春联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春联吧,春联的颜色又与当地民...
林升《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 林升《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林升《题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