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桥的优美散文
创始人
2025-08-01 20:16:42
0

故乡的桥的优美散文

  一、风雨桥

  小学一到三年级我在双泉小学读书,从反背下半边湾,经过洞湾到岩窝,那里就有座风雨桥。风雨桥跨在青岩河上,一边是盐道,一边是大鱼泉、小鱼泉两个村庄,过了风雨桥再上坡,就到了学校。上学时时间紧,我们从桥上匆匆走过,头也不回地直奔学校。放了学,从学校如猛虎下山般冲下来后,风雨桥就成了我们的乐园。

  桥全是由木头做成,两边有栏杆,有座椅,有窗户,顶上盖有青瓦。我们仰面躺在桥上,凉风习习,桥下河水潺潺,桥能遮风挡雨,所以叫风雨桥。青岩河在这里被迫转了一个弯,宽阔的河道被两岸的石崖逼窄,在桥下形成了一汪碧潭,然后白花花的浪花一头扎进了乱石堆积的山涧中。所以青岩河在这里有了个新名字——岩窝河,风雨桥就连接起了两边的石崖,长约二十米,宽约五六米。

  桥下的碧潭是夏天我们必去的地方,在桥上躺了一会后,就会下到潭边,将衣服脱得精光,“扑通”一下跳进潭中。平静的水面一下就溅起了朵朵浪花,身体则不由自主地顺流而下,水变浅变急了,我们不得不爬上岸走到上面再跳进去,来来回回,乐此不彼。即使是盛夏,河水也很凉,玩了一阵后就躺在太阳能照射到的潭边的沙滩上,将温热的细沙覆盖住全身,仅留下一张仰着的脸,风雨桥就在头上。

  桥底是三根粗大的木柱搭在两岸的岩石上,两岸再有几根木柱斜着四十五度锲入桥底的木柱中,而这些斜柱之间又有交叉的柱子相互锲在一起,桥异常地稳固。这是人们智替的结晶,将一根根木头,犬牙交错,在不用一颗铁钉的情况下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横跨在峡谷之间。桥面铺的是厚厚的木板,板与板之间由吻合的楔形固定在一起,桥上盖了瓦,两边原来是有木板修建的板壁。凉桥建在河面最窄的突出的岩石上,河两岸都是树丛,桥就掩映在树丛之中,远处看去,不像是桥,倒像是一座木房跨在了河间。

  人们路过那儿都会在桥上歇一歇,摆摆龙门阵,抽抽叶子烟,讲述着各自的家长里短。当惊觉太阳已下山,河风变得更凉了后,人们才依依不舍地起身离开。岩窝因为两岸陡峭,河谷狭窄,且巨石众多,能晒到太阳的时候少,附近没有人家,因此,岩窝在我们心目中总有些阴森森的感觉。风雨桥却给人以家的温暖,风再大,雨再大,都有她默默的庇护。

  公路修通后,盐道上就没了行人,由于风雨桥两端的路过于险峻,人们开辟了新的道路。过往风雨桥上的人少了,也没有人来维护,渐渐的两边的板壁没了,阳光从青瓦的洞中透过来照到了桥上,两边的座椅没了,栏杆没了,供人行走的木板也残缺不全。风雨桥老态龙钟,变得危险起来,走的人就更少。最终,一直坚守着的几根柱子也彻底消失,风雨桥完全没了踪影,河谷上变得空空旷旷。风雨桥两边长满了杂树,连道路都没了痕迹,现在只有比我年纪大的人的记忆中,还留有她模糊的影子。

  二、木头桥

  风雨桥不能过了后,人们在她的上河面,白马将军下,最窄的地方,用几根杉木搭建起了简易的木头桥。小学二年级后,我就经过这座桥往返学校。

  木头桥很常见,在小河或小沟的最窄处,往往都是木头搭建的简易的桥。几根木头紧挨着并排在一起,用楠竹片捆成一个整体。再将杉树对劈成两半,横铺在上面,再用竹片捆紧。上面铺上杉树枝,再垫上沙土,因此桥上看不透下面的水,杂草生长出来后,更觉察不到那是桥,与一般的路面没什么区别。

  但是岩窝的木桥,因为河面太宽,承重有限,只能用几根粗大的杉树搭建,树之间用钉书针一样巨大的铁钉钉在一起。杉树不够长,不得不在河中树立两根木柱,作为树木连接的拼接点,用两排杉树交替构成桥面。一边三根杉树并列,桥面很窄,上面也没有横着的木块,两边也没有栏杆。走在桥上,能看见翻腾的水,卷起一个个漩涡,或者冲击在石头上溅起一排浪花。大人嘱咐我们,过桥时千万别看脚下的水,很容易头晕。我每次过桥都有些害怕,总不由自主地看看脚下,很快又把目光移开,提心吊胆地过河。

  每逢夏天下大雨发洪水,过桥就变得更加危险,桥面湿滑,桥下河水高涨,浑浊的河水奔涌而下,几乎达到桥面。上学时大人就要送我们过桥,放学时则由老师送我们过河。在瓢泼的大雨中,咆哮的河面上,大人们牵着我们一个一个地走过去,有些胆子小的不敢上桥,大人只好抱着或背着过河。有时河水实在太大,淹没了桥面,甚至冲走了木桥,我们就不得不绕道走上游的石拱桥。

  下大雨都知道危险,因此还很少出事,反而是小雨,河水没涨多少,但桥面湿滑,这时最容易出事。我曾经从桥上掉进过河里,走到中间,眼睛不由自主地往下看,看到奔流的河水头就一阵晕眩,想赶紧蹲下身去抓桥,脚下却一滑就掉入了河中。幸好没碰到石头,河水淹没了脑袋,直往嘴里灌,我双手乱舞乱抓,却什么也抓不着。最后抱住了来救我的我家的白狗,在人们的一片惊叹声中上到了河岸。

  一九九三年,三个小队的人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人齐心协力,在木桥那儿修了座石拱桥。桥面宽阔平整,可通行车辆,木头桥终于成了过去,人们再也不担心过河了。现在人们还常常提起修桥时热闹的情形,可惜那时我在外地读书,没有看到那齐心协力的场面。我只看到了那座石拱桥,静卧在岩窝河上。

  三、步青桥

  双泉小学只有三年级,小学四年级我就到青岩小学读书了,从此不再天天过木桥。而是翻过坳口,过刘家湾,到大碑边,下苑马路,到了步青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清朝时由本地一刘姓贡生组织修建,是盐道必经之地。桥全由青石修成,坚固耐用,稳如泰山,青石上长满了青苔,桥两侧的石缝间长满了杂草,就像是大山的一部份。步青桥的“青”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青岩河,一是指青石。人们走在石桥上,既是跨过了青岩河,又是漫步在青石之上。她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大拱桥,这是青岩河上最古老最大的拱桥。

  步青桥最底层是由上大下小的青石条垒成,形成了一个平整完美的弧形,上面压得越重,桥就越紧固。再上面是方形的石条,桥的两端是阶梯,顺着弧形拱向上,正中是平整的石面。两边则有青石竖立着,上面是青石条顺着桥搭建而成的栏杆,虽然很粗大,但并不笨重,反而与桥显得很协调,更是给人极大的安全感。我们放学后,常常倚靠在青石栏杆上,或者躺在上面,望着天上像一朵朵棉花般的白云。

  桥的一端有一五边形的三层字库塔,塔身是非常光滑的石板,各层之间则是雕琢成屋檐般的石帽。第二层石面刻上了修建步青桥的经过,以及捐款善人的姓名、地址和捐献数量。有一面有一圆洞,是用于烧写有字的废纸的地方,废弃的纸烧了后,灰烬不会四处飘散,故名字库塔,这是对纸字的敬愄和尊重。塔顶则是五角上翘的石檐,像一顶帽子,为塔遮风挡雨。

  桥的另一端不远处,临河有一块巨大的略微倾斜的石面,下面悬空,上面竖立着一块方形的尖碑。碑身雕刻有龙纹,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这碑是什么,后来能认出上面刻的字,有“圣旨”、“御赐”、“武昌府”等字样,其它的已记不得了。听大人们说那是皇帝嘉奖贡生母亲专门竖立的碑,另外三面是否刻有字,因为有些危险,一直没看清过。

  步青桥上来来往往的不知有多少人走过,有挑夫,有革命先烈,有农民,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孩。由于杂草树木的生长,以及陡峭近似笔直的峡谷,青岩河在这里已看不到河面,只能听到“哗哗”流水的声音。有时我们也会到步青桥下去抓鱼,那里河水比较急,也比较深。我们将笆篓放到岩缝的一端,另一人用竹竿将躲在岩缝里的鱼往那方赶,赶到附近就迅速提起笆篓。有时里面就有鱼在活蹦乱跳,这是一种无鳞鱼,最大有中指长,深褐色的背,渐变为淡褐,到肚子就成了白色,名叫土麻儿。当我们抬头看见步青桥时,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她就像是天然的一块石头,横在头顶上,与青岩河岸边其它石头无异。

  四、甩甩桥

  当我上毛坝初中后,每个周未都要回家一次,在三间坝,有一座我从不敢走的`桥。

  那里是山区难得的平坝,青岩河、后河、夹壁的水都汇积于此,在此冲出了一个大坝。河道宽,河岸矮,拱桥木桥都没法修架。人们在两岸的岩石上凿孔,穿过五根粗大的钢索,下面三根,上面两根。在三根钢索上铺上木板,上下钢索之间有细些的钢绳相连,形成了竖立在两边的栏杆。由于重力的原因,桥两边高,中间低,成一下凹的弧形。人在上面行走,桥自然地跟着摇晃,越到中间摇晃的幅度越大,因此人们给了她一个形象的名字——甩甩桥。

  每次路过桥边,我都要看一会儿,附近的小孩子已习惯了这种桥,边在上面走边故意左右使劲,使得桥晃动的幅度达到最大。他们把甩甩桥当成了玩具,或者当成了展现勇气的舞台,谁甩动的幅度越大,谁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最强者。他们的脚步与桥晃动的节奏合拍,走起来毫不费力,也没有不和谐的停滞,就像是桥晃着他们就过去了。更有腾云驾雾的感觉,轻飘飘的,自然地由河的一边飘到了另一边,他们的表演赢得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赞叹的目光。但是,也有愤怒得似乎要喷出火的眼睛盯着他们,那是他们的父母。在喝斥责骂声中,他们乖乖地回到了家,过了好一会责骂声才停了下来。

  看着他们,我也很想过桥试试那种感觉,可刚一踏上桥面,桥就开始颤动。想一手抓住一边的钢索,桥又太宽,够不着。只好双手都抓住一边的钢索,重量都集中在了一边,感觉桥面都倾斜了。再一望脚下,木板之间就能看见河水,河水虽然不急,可离桥面还挺高。脚下虚踩在木板上,似乎随时都要翻下去一般,赶紧闭上眼往回走,当脚踏上实地那一刻,悬着的心一下就放了下来。生怕别人看见我胆小的丑态,赶紧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了甩甩桥。

  其实害怕过这桥的可不只我一人,经常见到有人在人们的大声鼓励下,颤颤巍巍地往桥中走去。开始是顺着桥向下走,脚不怎么用力,桥晃动幅度不大。等到走到正中间,就要往上走了,腿脚要使劲,稍一使劲,桥正中晃动的幅度就很大。吓得蹲在桥正中间一动不敢动,桥边的人想去帮忙,刚一踏上桥就引来一阵惊恐的尖叫,吓得人们只好缩回了脚。往回走也不是,往前走也不敢,就那样悬在了河上。最后有人小心翼翼地上桥,慢慢地靠近,一人踩着桥的一边,才缓慢地到达了桥的另一头,蹲在地上,半天不敢起身。

  后来上高中后,再很少到毛坝,甩甩桥也很少再见到过。现在想来,真该在上面走一回,也许那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说不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小孩们不就玩得很高兴么?

  五、天生桥

  小时候除了放牛,另一重要任务就是砍柴,家周边的山林都已分到各家各户,不敢随便砍。只有一些小片的杂树林,不属于任何一家,才可砍些柴火。但这样的木柴细,不经烧,需要大火时要很多的柴,且很快就会烧尽。我们的家在一大山谷中,里面又有许多小山谷,叫各种湾,如小湾、大湾、半边湾等等。最远最大的山谷却不叫湾,叫深槽,确实像竖立着的深深的食槽。深槽顶上是一排竖直的灰色岩石,再上面则长满了粗大的杂树,那片森林属于我们二队,但并没有分到各户。因此,到那儿砍柴不用担心被人发现,而且可以砍到很大很结实的木柴。

  但是深槽距离太远,一去就是一整天,太小了不行,我是上初中后,在假期到那上面砍过几回柴。我们邀上几个同伴,下到河里,沿河顺流而上,直到最里面。然后离开水沟,顺着山往上走,地里有人种的黄豆、苞谷,里面往往还有黄瓜,这是我们饿了可以充饥的好东西。到了深槽后,基本就没了路,我们顺着一条滚柴的沟往上走。有时脚下土质松软,一脚下去就又回到了原地,有时又坚硬得没有落脚之处,我们用手攀住树枝往上爬。等到好不容易到了山顶,日头也快到了正中间。

  站在山顶,山风阵阵,特别凉爽,家已看不大清,只能根据地势猜测出家的位置。但是能听见鸡鸣犬吠声,甚至能辨别出谁在讲话,我们相互呼喊应答声家里也应该能听见。向前方望去,是重重叠叠的山峦,一道一道的渐渐消失在天边。听说在那些山中有毛坝山、鹤峰山、龙山……也辨别不清,但终究是能够看到更远的地方了。往侧面看,则是青岩后的一排青石,这里与它应该等高,也许原来就是一体。在雨水的侵蚀和山体的作用下,慢慢的有了距离,也似乎分了开来。山的背面则是夹壁,地势更加陡峭,尖细的山峰林立在脚下,像一根根巨大的石柱,上面长着一些树木,似是没有梳理过的头发。

  在往青岩方向走的一条山路上,原本平整的石崖却有一条深深的裂缝,裂缝平整得无处可落脚,如刀劈的一般,切断了前行的路。但是顺路的地方却有一座石桥架在裂缝的两边,有近两米宽,上面也长上了树。开始我像在其它的地方走一样在她上面走过,一点也没感到害怕,等到有人告诉我那是天生的桥,下面是空的以后,就再也不敢踏上去了。

  我在那儿仔细看过这桥,显然不是人为修建的,桥并不整齐,就是一天然的石条。这里人来得极少,除了偶尔来砍柴打猎的人,就只有飞禽走兽了,没必要修一座桥,底下是上百米高的悬崖,也没法修建。也许这桥就是大山的一部份,只不过有的是岩石,有的是泥土,雨水将泥土冲涮掉,掏空了里面和下面,她就悬空了,成了桥。她在悬崖上,深山中,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是,她终究是座桥,连接成了完整的一条路。

  只有在这陡峭高耸的山崖上,泥土才会大量流失,方能天然形成这样的桥。风吹雨打,是修建她的斧凿,岩缝中仅有一点的泥土中顽强生长着的树草,是她的栏杆。她不用去修饰,不用去装扮,却是大山深处一道靓丽的风景。只有经历了千难万险,执着地爬上山顶的人,才能一睹她的容颜。正是这种险峻和困难,使得她更加令人惊叹,当然也给人更加宽阔的眼界,使人能欣赏到别样独特的风光。

  ……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人,有人就有桥。有的精致,有的粗糙,有的巧夺天工,有的浑然天成,有的稳如泰山,有的在脚下飘摇。当我们觉得好像没有了路的时候,一座桥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就像青岩河汇流成唐崖河,形成了阿蓬江,在酉阳注入乌江,潺潺溪流最终会奔向大海。通过一座座桥,也会使我们到达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会有更宽广的河流,也会有更雄伟的桥。

  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跨不过的坎,路在脚下,桥其实就在我们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忘了我的眼泪知道情感散文 别忘了我的眼泪知道情感散文  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相信。他以为他所说的谎言天衣无缝,但是他别忘了我的...
只有回忆散文 只有回忆散文  2004年秋,我们恋爱了。  她是一个来自江苏的女孩。说起我们的开始挺有趣。  我们...
匆匆岁月淡淡时光抒情散文 匆匆岁月淡淡时光抒情散文  有些时候,伤心了,烦躁了,厌倦了,就会想到封闭自己,而当封闭了自己,也就...
水语散文诗 水语散文诗  人们总说我随物赋形,说难听点还水性杨花。  我不否认作为物质,形式上我无法免俗,不得不...
夏叶的自白抒情散文 夏叶的自白抒情散文  我是一枚平凡的树叶.  秋风簌簌,带来阵阵凉意,带走艳陽高照.谁也想不到这么快...
天街小雨润如酥散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散文  风吹去,几多长安情。春色浓,别意重。芳草外,长亭边,起杯畅饮儿女情。相逢在酒,...
伤心的城市优美散文 伤心的城市优美散文  夜深了,独自坐在电脑前,静静聆听如此的旋律,任由颤抖的手指,随意的敲击着键盘。...
短篇精美散文 一篇短篇精美散文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同学们是否正确阅读了呢?  短篇精...
金粟寺与明初大臣陈珪散文 金粟寺与明初大臣陈珪散文  江苏泰州市北郊淤溪镇东北角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
我好像喜欢上了你散文 我好像喜欢上了你散文  喜欢没有理由,就像我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喜欢上了你一样,不需要任何理由。  我...
广西专科学校有哪些?   2016年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了,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广西有哪些专科学校和广西专科学校名单一定是...
疯狂的夏日海滩优美散文 疯狂的夏日海滩优美散文  带着恬静的喜悦与从容的欢愉,载着懂事可爱的儿子,携着黄昏时分的那抹温和的阳...
如若有缘,我望再相见初一抒情... 如若有缘,我望再相见初一抒情散文  漆黑的夜晚  灯光照在街道上  你的背影随着街道的灯光  早已远...
爱情散文:红尘陌路(2)   --------  为她歌唱  以前我很喜欢听歌的,可是我不会唱歌,我只把当听歌是一种放松。可是...
青涩的爱情爱情散文 青涩的爱情爱情散文  说起这个话题,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她的身影,即使分别五年也有时忍不住去想,只是想的...
关于春草好的段落描写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以下内容是大学网unjs.com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
华阳古镇行之傥骆古道篇散文 华阳古镇行之傥骆古道篇散文  一  从华阳古镇回来都十多天了,那里的一景一物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
和平渠乌鲁木齐的母亲河散文 和平渠乌鲁木齐的母亲河散文  和平渠是边城乌鲁木齐各族人民的生命之河。多少年来,它用有限的水资源滋养...
芙蓉如面柳如眉散文 芙蓉如面柳如眉散文  美人,似乎天生就是美人,一举一动无不闪闪发亮,放射一出一种自信的柔光。也许岁月...
思念里的斑驳岁月散文 思念里的斑驳岁月散文  幻想  这雪,来自天国的许愿灯飘逝处,幻化成精灵洗涤凡世红尘的通路。当这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