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妹优美散文
创始人
2025-08-02 00:15:47
0

四妹优美散文

  老禾嫂她醒过来了,心脏跳的忽快忽慢的,让她有些吃不消咯。她似乎已经知道,生命旅途快要到站了,老头子他可以准备料理后事了,自己要走,也就在这一两天吧。

  老禾嫂生于1931年,即便不算闰年闰月也足足走了86个年头,跨过了两个世纪的她,除了头疼脑热的偶尔熬点端午茶,能吃能喝的什么病也没有。只是今年,也许是天气反常,大冷大热的,对他们这些老年人,是很致命的伤害呢。这不,打从前年中秋节以后,她就觉得身体明显地一天不如一天,没料到今年的情况来了个大滑坡,感觉头重脚轻根底浅,精神恍惚进食难。还常常在梦里听到有人在屋门口呼唤:“老禾嫂趁早走吧,迟了就没有了好位置哦!”。

  这一天,正躺在床上的老禾嫂微微转了转头,看见床前的竹椅上,躺着比自己年长12岁的老头子,心里想,我是没法子再陪你了,咱俩“不同日生,但可以同日死”的约定也许就成了一纸‘空文’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吧……

  太阳暖暖的,正在向天边垂落,殷红的霞光,从锯齿一样的山峰辉映开来,染红了云朵,染红了大半个天空,也染红了这个古老的村寨。此时的老禾嫂,又一次想起了和老头子这一辈子相守的时光。她想起了很多想忘都忘不了往事,想起了在这个偏僻的大山里陪护守候老头子那成千成万的日子,多少情与爱,多少苦与乐,就好比冷水坑那奔涌而出的泉水一样汩汩地涌上心来……“情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余晖落尽,如夜雾迷茫,这一生中,见过多少世事沧桑,又怎么能不令人费思量……”。这是老禾嫂最喜欢的一首歌,时不时地,一个人深情地吟唱。多少的情,多少的爱,却从未能真正敞开襟怀地向自己一生爱着的男人表达。而如今就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了,一同前往尚好,倘若一前一后,等我去了另一世界你还能找到我吗?想到此,几颗浑浊的泪珠又一次从眼角滚落下来。

  年轻的时候,老禾嫂是这山里山外,四邻八乡有名的大美人。曾经就有人把她当歌唱:“山里有个王四妹,画眉眼,荷包嘴,黄蜂腰仔修长腿,唱歌引得风摆柳,容颜炫得百花垂。”,虽还不能说有着貂蝉、西施等古代美女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的美,但在这万山丛中所有的村落再也没人能与四妹的清秀水灵相媲美。

  “四妹”是少女时代老禾嫂的昵称。她平素穿着都是母亲下山选择好了的。在山里几乎没有夏天的酷热,只有冬天的寒冷,一件厚实的花棉袄,也要等到晚春才会替换下来,其余时间总是以春秋装为主。老禾嫂还记得当年的自己:淡青色的斯林布大襟衫,下面一条壮青色的咔叽布裤子,即便是打了补丁的衣衫,穿在她的身上也合身合体,软凸自如,柔中有刚。在她剪短了的黑发上,箍了一条淡红色的软缎带;这黑光中间的一道浅色,恰和下面粉光中间的一点红的嘴唇,成了对照。她的上衣长及腰际,宽阔的裤腿常常露出浑圆柔若没有骨头的小腿,和那颇细伶俐的脚踝,不大不小地踏在一双千层底的蓝色布鞋上,撑起她整个人凹凸有致,丰满均匀。人们都说,这样的村姑乃仙女下凡。所以,自从四妹出落成大姑娘开始,这说媒的人就纷至沓来,踏破了她家好几块门槛。

  然而,四妹早就心有所属,任你媒婆把嘴皮磨破,她就是不为所动。在那个年代,虽然还处在封建与半封建状态,但老禾嫂似乎就学会了“吃螃蟹”,她看中了邻村的那个老实巴交的教书青年,也是当年唯一个读过私塾的种田人。老禾嫂还记得,那是一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长着很好看的一双眼睛,看着你的时候,满满的笑,看了一眼就让人就心醉得不行。两个人曾经多次在村中的小道上迎面走过,都只是短短的对视一眼,然后双双红了脸,低了头,匆匆的擦肩而过。短短的相遇,却是两个人,最幸福的期待……

  谁知那一年腊月,四妹他爸和往年一样过长陵采办年货,在回来的路上竟然遇到了土匪,并被土匪打伤,就在这危急关头,被一个五大三粗的过路客,舍命救了下来,还替四妹她爸爸腿上挨了深深的一刀。在这种危急关头,这个青年人斗过了土匪,还冒死将爸爸从二三十里的大牛隘背了回来。并和四妹她爸一起在家里养伤,本来就是独女的四妹,无疑就要医生护士一起当。

  一个清纯水灵的小姑娘,好几个月守侯一个爸爸的恩人在家里养伤,她在他床前为他消毒敷药,端茶递饭,浆衣洗搪。这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出于报答这个陌生男人对父亲的救命之恩。等到这汉子伤势渐转好的时候,他为了不给人家添麻烦,能做的事情总是自己做,等到伤痊愈,他竟然就开始将这个家当成是自己的家,里里外外的忙碌起来。别看他粗枝大叶的像一个番薯,做起来却事无巨细:洗衣做饭,田间地头,修修补补,拨拨弄弄,竟没有他不会的活计。如此这般,就更让四妹她父母眉头舒展,笑从心来。再后来,不但迷住了父母,还成了隔壁邻舍赞赏不已,羡慕有加的标杆式后生。

  这个年轻人就是老禾嫂现在的老伴——禾树宝。禾树宝乃长陵镇一户人家的第五个儿子,因为兄弟姐妹八九个,家庭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不堪重负,在他六岁那一年父母终因不堪重负而双双离世。从那时以后禾树宝就跟随一名广东客商做童工,这一做就是十年,靠着自身的气力维持着自己的生存。那天,他为主人家办事从信丰返回长陵的途中,偶遇大牛隘有人打劫,生性喜好打抱不平的他没有顾得多想就挺身而出,才上演了前面所说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个后生人突然的到来,让父母心里乐开花,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男子自身的努力,从而让父母更加的器重!然,对于四妹来说,他在家里多呆一天,四妹就多了一分焦虑,少了一分自由。在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四妹不经意间在父母住房的门外,听到了父母在似带挑逗性的说话:“你这老家伙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夜晚就知道抱抱摸摸,等我撒手人寰以后看你还摸什么!”妈妈说。“十几年的老夫老妻了你还装不好意思?如果那一天我不想摸也不想抱你了,说明我压根就不爱你了!嘻嘻……”爸爸带有些挑逗地戏说。“哎,老婆子唉!我看禾树宝这小伙子尽管没有文化,但为人诚实能干,如果能把他留下来配个咱们丫头,那可是天之眷顾,天作之合的没差呀!”父亲说……这下糟了!原来父母是有意要招这个汉子入赘。她就软软的靠在门边,没了主意。第二天,故意去那条和教书先生经常偶遇的村道,徘徊了很久,都没有见到。后来问了村里的一个孩子,才知道那个教书先生,已经回城多日,说是家中有事,要三个月后,才能回来。

  当打听到那个教书先生已经回来的那天,四妹竟然翻山越岭的跑到了他的家门口,定神一看,就发现他家门框里和门楣上贴着醒目而刺眼的大红喜字,还看见了院子里还站着一个一袭红衣,满眼幽怨的姑娘。至此,她的情绪从那时候起就一落千丈,泪水扑嫩嫩地往下淌……

  原来教书先生也是因为父母做主而成就了他的因缘。四妹心里明白,在这个被封建思想所禁锢的山村以及山里的人们,要想获得婚姻的自由非一朝一夕所能得到的。在极端无奈的情况下只能认命,就像洪流中的一片扁舟任其沉浮,随其飘摇。

  从那天起,那个教书先生,就彻底的消失在她的生活中。后来,她就像一只关进了笼子的小兔,任由父母左右,任由父母摆布。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她就跟着那个父亲的救命恩人,眼前的禾树宝安安心心的过起了日子。

  檀竹窝距高塘圩不过30里地,但由于上高下岽,道路崎岖,即便是老山农走起来也要四五个小时。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在潭竹窝除了少量的梯田,就是崇山峻岭中取之不尽砍之不绝的木竹林,以及一年四季的山珍时鲜,只要是聪慧朴实,殷勤劳作,无论年成怎么样都能保证每一个家庭衣食无忧,小日子也算是温温馨馨,淡淡然然。即便是再勤劳再能干的人家也既饿不死人,但也发不了财。

  在禾树宝自己看来,自己可能是父母在他出生时烧了高香,鬼使神差的来到这个令他做梦也不曾想到地方。更让他满足的还不仅仅是对这个人家喜欢,还可能是那一年走了桃花运,让他找到了一位貌美如仙的姑娘。他终于信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苦求。”自从他和四妹拜过堂成为正是夫妻以后,他就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他心里暗喜的同时也在暗暗发誓: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大山,将自己的忠诚献给这对年迈的父母,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无限的爱献给这位善良而又美丽的姑娘。从此以后,他要与四妹相守一生,让四妹感受人间最幸福的爱,要让四妹此生无法再离开他!

  谭竹窝属于武夷山脉向南的延伸部分,这里四面环山,阴湿森寒,全年的日照时间还不及山下丘陵地带的一半,开门见山,开窗也是山。十几户人家围着零零散散十几块高山梯田,因为山高水冷,注入再多的心血,亩产也不过收个五六担稻谷,基本的生存只能“靠山吃山”。

  春季,这里山花烂漫,蝶舞蜂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养蜂场。禾树宝是一个聪慧而细致的.男人,自从与四妹成了夫妻以后,他全身有了更加使不完的劲。就在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诞生那年开始,禾树宝几乎倾注了所有的聪明才智,开始采撷野生蜂蜜。他到不同的山场收集不同的蜂群,将树空、山岩,和洞穴里的蜜蜂用火引、烟熏等办法擒到蜂王,再由蜂王带上成千上万的蜜蜂归顺于他自制的木桶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还能有效地保护蜜蜂过冬,使得蜂蜜的产量有最原始的一窝十几斤斤提高到几十斤。为了尽快地让产品转化为商品,用商品换取白银,在解放初期没有塑料桶,缺少玻璃瓶的情况下,他竟然率先在全县将成桶成桶的蜂蜜、蜂蜡,用木桶包陶缸的方法,成批成批地向广东、福建两省市场拓展,从最原始的肩挑背扛做起,到用木制独轮车推销,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与江西相邻的广东梅县,五华、兴宁、河源、揭西、乃至汕头等地都有他的足迹。他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不但解决了自家蜂蜜产销的大问题,还帮助乡亲们解决了山区特产愁买愁卖的大问题。解放初期的市场是非常萧条的,然,禾树宝没有犯难,也不曾退却,就在那样的市场环境下他照样产销两旺,不

但全家人丰衣足食,还在山里率先摒弃茅草屋,盖起了第一座瓦房。

  谭竹窝自古以来就盛产香菇和冬笋。当时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靠天吃饭,野生香菇不但产量低,且还很难及时得到采撷,尤其是一场冬雪过后,那些野生香菇都成片成片的腐烂在树桐上。禾树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也是率先在本地采用茅棚当温室的做法,将横七竖八已经倒伏的大树和树兜收集起来,集中到茅棚里,让树身一头接地,让地面长期保持湿润,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也不管老天爷刮风还是落雪,村里十几户人家的茅棚内菌群茂盛,鲜菇飘香。

  转眼间,禾树宝与四妹结婚就过去五个年头了。在他俩结婚五周年的日子里,第三个孩子也诞生了。坐月子的四妹俨然就成了大家闺秀,三天三夜也难得出一次门。这是老公禾树宝给她定的规矩,目的是让她做好月子,带好孩子。但她岂能袖手旁观的闲着,一样的心,一样的情,作为夫妻,都是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做妻子的怎能眼巴巴地看着心爱的人儿夜以继日的操劳,自己却闲着。

  相亲相爱不能说在嘴上,应当体现在行动上。禾树宝一年到头忙里忙外不停地劳作,而四妹却在家里饲养家禽家畜,放养鱼塘,生火做饭确保一日三餐,园淋菜蔬,用禽蛋换油盐,浆衣洗汤也不停地劳作。四妹说,一台戏一个人是没法唱的,只有主角和配角的默契与合作才能异彩纷呈。是啊!当禾树宝一天劳作回来,就有了一个嘘寒问暖的爱妻在等着他,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夫妻俩一个满满的拥抱,随后便是一杯温馨体贴的热茶,一盆放着毛巾的热水,让满身汗汁,馊气冲天的老公受到贵宾一般的招待;无论是天晴下雨,四妹一定要确保老公的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她为喜好“两杯”的老公倒上满满一碗自己酿造的米酒,让老公能够因此提神醒目,舒筋活血,一天的疲惫能在她的呵护下得以释怀,精气神不差。当夕阳西下,群星缀满天空之时,回到家里的禾树宝就能沉浸在妻呢喃孩儿娇,满屋温馨皆欢笑的甜蜜的气氛之中。

  全国解放了,随着土地改革在山里的展开,原来的安定而又充满欢乐的家庭,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着改变。这一年,象征他俩爱情结晶的第一个儿子正在离家一百多里的信丰县城上初中。差一学期就要毕业的儿子因为担心“土改”将涉及到他的家,所以,这个董事的儿子也没有得到父母允许,就偷偷地跑回家来。听到儿子要放弃学习想法,四妹差点没有被儿子气死!“在谭竹窝,你的先辈都是斗大的字不识的文盲,难道你也要做文盲吗?明天你就给我回到学校去!”四妹气得浑身都颤抖起来。

  其实呢,土地改革给谭竹窝带来不小的冲击。首先是土地不再是私有,统统归集体——合作社所有,原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财产全部充公。就这一年下来给这个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天地山岗不说,就光那养蜂场,松树坳的那几口鱼塘损失就有几千大洋,那个香菇棚,笋干哄房等等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她这个家渐渐地失去原有的光环,从一个富足有余的家庭渐渐变成一日愁三餐,一年忧四季的贫困潦倒式农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毛散文 老毛散文  老毛曾与我住在一条巷里,我总忘不了他的面容。  平常大家都叫他‘毛’。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姓...
总有一天散文 总有一天散文(精选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
网络散文:雨情 网络散文:雨情  你是上天最大的恩惠,飘飘洒洒,奔向人间。  ——题记  老天就像发了怒,阴沉着脸,...
晨色中的浅秋经典散文 晨色中的浅秋经典散文  许是天儿太早的缘故,一整个村庄都还在沉睡。凌晨五点,淡淡的曙光刚从暗夜里醒来...
葱莲,风雨过后的一夜花开的散... 葱莲,风雨过后的一夜花开的散文  在大桥公园的延陵路和长江路交界处,有两片葱莲,近大桥那片更大一些,...
写景散文摘抄并赏析 写景散文摘抄并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
为什么而活着散文 为什么而活着散文  活着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  我只记得,曾经的我是一个不懂事,做什么都不去考虑...
思念成疾的散文 关于思念成疾的散文250字  我说十六七岁的年纪  什么都可以有胆量失去  不追名利  不享荣华  ...
玉米花写景散文 玉米花写景散文  寒冷的冬日,幽幽的夜色中,一团火光闪耀,像飘摇的花朵,风箱呱嗒呱嗒地响着,周边闹嚷...
中秋节抒情散文 中秋节抒情散文(精选7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
毛豆腐的美食典故散文 毛豆腐的美食典故散文  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系屯溪、休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
老师赞歌散文 老师赞歌散文  导语: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由...
遇见时光散文 遇见时光散文  离开52,已经两年多了。  离开52,我渐渐习惯一个人。一个人和几个陌生人成为朋友,...
散文《如果爱忘了》 散文《如果爱忘了》  梧桐树的叶子开始落了,一片一片写满了时光里斑驳的故事,夏和秋的,你和我的。你曾...
湘西沱江漫笔优美散文 湘西沱江漫笔优美散文  朋友,你到过湘西沱江吗?那是凤凰县最大的河流,连绵数百里。  她是凤凰古城的...
梁衡散文 梁衡散文2篇  梁衡,当代,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人民。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梁衡散...
我们要幸福散文 我们要幸福散文  在人类眼里,莫莫显然是一条幸福无边的狗了,吃肉,啃骨头,喝奶,有清水,有玩具,允许...
哲理散文:水以柔克刚 哲理散文:水以柔克刚(通用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
家乡滁州散文 家乡滁州散文  和金陵相比,滁州是小城,是精致的小城。如果说中国是世界的镜头,那这座低调的安静的城市...
赤脚男孩微笑着面对生活散文 赤脚男孩微笑着面对生活散文  在2018年第3期的《博爱》杂志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