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散文
创始人
2025-08-02 08:16:02
0

张中行精选散文三篇

  张中行散文平实朴拙、散淡冲荡,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记人,他勾魂摄魄,写出人物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状物,他机智洒脱,常发出智慧之音;言理,他冷静超脱,化高深的学理为平实的意识,充满哲学与史学、灵感与理性的宁静邃远之美。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

  《义务和善念》

  目的,玄远,搞不清,或说鞭长莫及,我们只好缩小范围,由天涯回到己身,想想怎么样生活才好,才对;或者说,就一个人说,未来的路像是很多,究竟应该选择哪一条?这太繁杂,不好说,只好由概括方面下手,转为道德哲学的问题,是:评定行为的善恶或对错,应该以什么为最根本的标准?这答案,在古今中外贤哲的言论中也是五花八门。但大致可以综合为两类,曰“义”,曰“利”。先说义。孟子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是说,只有合于义的行为才是善的,对的。历代道德哲学家,或不成家而也谈论这类问题的人,甚至常人,自觉或不自觉,几乎都可以算作这一派(推重品德就是一证);自然,说到实行,至少有相当多的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专就理的方面说,以义为评价行为的标准,问题也不少,只说重大的。一是根基相当渺茫。义好,对,不义不好,不对,谁规定的?古人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周书·蔡仲之命》)说本源是天命。可是天命虚无缥缈,难知,尤其难证。外,找不到,只好反求诸己,说是内心有良知良能。可是这同天命一样,也是虚无缥缈,难知难证。而且不只如此,我们找它,它却常常和人欲纠缠在一起,使我们大失所望。总之,以义为有大价值,像是很应该,却有缺陷,是难于找到它的娘家。以人为喻,没有根,取得信赖就很难。二,穷理要追根,而义常常像是背后还有什么。以日常生活为例,遇见自寻短见的,救是违反被救人的意愿的,可是通常说是义,为什么?因为都直觉地认为,生比死好。又如撒谎是不义,可是医生向垂危病人说病状,却照例要撒谎,为什么?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可见我们所谓义的行为,都有所为;有所为,在理上它就不能是根本。三,义,作为价值观念,有时是浮动的,异时异地且不说,严重的是可以因人而不同,如小至买卖双方,大至交战双方,义的所指总是冲突的。事同而评价异,义的实在性也就成问题了。

  《快乐与众乐主义》

  上面说到生比死好,苦少比苦多好,这就理说是由义跳到利。为了避免误会,我们可以不用利,而用道德哲学中习用的说法:生活现象虽然多到无限,而所求不过是快乐(偏于心理学的说法);或者说,评定行为的善恶或对错,应该以能否去苦得乐为标准(偏于道德哲学的说法)。与行义相比,这种求乐的想法也许更接近常识。当然,问题也不少。

  一是乐与义有时候冲突(小如酗酒,大如吸毒),怎么办?二,乐与品德像是没有血肉联系。没有联系,它就有可能被赶到道德规律之外,还会有道德规律之外的评价行为的标准吗?三,乐有人己之间未必协调的问题,如争夺心爱之人或物就是这样,甲乐则乙苦,甲苦则乙乐,怎么办?边沁主义就是想解决这最后一种困难,它把乐的范围扩大,说道德哲学所谓善,应该指能够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的行为。这样,乐在人己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可以用计量的办法来解决(自然还难免有算不准的问题)。边沁这种想法,过去称之为功利主义,其实也是古已有之,就是《孟子》的“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不若与众。”(《梁惠王下》)可以称之为“众乐主义”。

  众乐主义是“量”的原则的扩大:一方面,就己身说,一分乐不如两分乐,两分乐不如三分乐;另一方面,就社会说也是这样。兼及社会,肯定了利他,可以使道德规律找到更稳固的基石。可是以乐为值得追求的'价值,终归是,就己身说容易圆通,因为有“实感”为证;推到己身以外,找理由就不容易,因为没有实感为证,尤其是人己苦乐不能协调的时候。此外还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四,量的原则难得普遍实用,因为有许多事是虽乐而不当做。写《逻辑系统》的小穆勒是边沁主义者,也承认快乐有高下之分。常识也是这样看,如平时,赌博与读诗之间,乱时,整人与宽大之间,绝大多数人认为前者卑下而后者高尚。可是这样一来,量的原则就不得不同质的原则平分秋色,作为评价的原则,允许平分秋色,它就完了。五,还是就常识说,人的日常活动,有不少显然与求乐无关,小的,如挤向前看车祸,大的,如已经苦于不能教养还要生育,等等,都属于此类。有不求乐的行为,而且为数不小,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推想,人生活动的种种花样,如果有动力,或说有所求,这动力或所求,也许是比快乐更为根本的什么。

  《目的难证》

  上面曾说到“目的”,人生有没有目的?以我们现在所知的宏观世界为背景,像是不能给目的找到靠山。生命是自然演化的一种现象,如何来,正在摸索;如何去,连摸索也谈不到。“人为万物之灵”,这是出于“人”之口的话;如果出于“羊”之口,那就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一句,因为吃烤羊肉串的是人。由哲理方面考虑,目的是途程中的最远点,指定者应该是人以外的什么。古人设想是“天”,或说“上帝”,或说“神”,不管怎么称谓,都是性格远远超过人的什么,或说至上的什么。可是这“什么”是设想的,或说是由人能造许多物品推想的,证明其为有很难。退一步说,即使勉强以不能无中生有为理由,向一级地推出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什么,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个逻辑问题,这“什么”的上面应该还有什么,因为无中不能生有。这是说,在我们的知识系统里,不能推出最初因。不得已,再退一步,承认有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什么,有许多现象也显然与这种设想不能协调。

  如一,目的应该是可取的,力求达到的,既然全能,为什么不把它放近些?二,目的不应该是反善的,可是世间分明有不少恶,这怎么解释?三,还是说世间,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有不少生物曾经盛极一时,可是灭绝了,这也是目的中应有的事吗?四,即以日常杂事而论,吸纸烟,打麻将,以及夫妻吵架,飞机失事,等等,说都是预定的趋向某远点的应有的阶段,就更不能取信于人了。其实,设想有目的,性质不过是小生意想赚大钱,自我膨胀。常说的“活得有意义”,“这辈子没白来”,以及“佛以一大事因缘出世”,等等,也是这种奢望的表现。奢望的根柢是信仰。信仰有用处,或有大用处,是可以由它取得心安。但心理的满足与事实如此是两回事。这引来的问题就是:有目的是好事,可惜像是没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范文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
给人启发的人生小故事   你们知道吗?有时候看哲理的人生故事,从中也能受到启发的,那么小编为你们献上给人启发的人生小故事,...
人生感悟爱情故事:一辈子太短... 人生感悟爱情故事:一辈子太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和几个朋友一起聚餐,突然一个好友发问:  “听说有...
简短童话故事 简短童话故事15篇简短童话故事1  菜园里种了许多的白菜,它们长得可好了,老爷爷和老奶奶都等待着收成...
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   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一定是需要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unjs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范文750字  《水上飞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情节有趣,语言生动活泼。...
经典语言故事 经典语言故事(精选11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
关于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
古代爱情故事大全 1.楚国王子子皙-越女楚国的襄成君刚受爵位的那天,穿着华丽的衣裳,被随从们簇拥着来到河边。楚大夫庄辛...
幼儿英文故事大全_英语童话故... 导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一些关于英语的故事阅读,为了孩子们提高对英语的兴趣,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幼...
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吧……  唐朝时候,在南京秣陵...
寓言故事大全_睡前故事推荐 导语:寓言故事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
我的高考故事 我的高考故事哲哲高易哲  上周社会热点是高考,办公室里也充斥着同事对高考往事的追忆,倒是我这个从来没...
关于读书的故事 导语: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欢迎大家收藏!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
责任的古代故事 关于责任的古代故事  古代又是那些关于责任的好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责任的古代故事,希望对你有帮...
格林童话故事:三片蛇叶 格林童话故事:三片蛇叶  从前有个穷人,穷得连自己的儿子都养不活。儿子便对他说:“好爸爸,我们现在的...
令人感动的名人故事短篇 关于令人感动的名人故事短篇  感动是他人的感情故事与本人的感情思想相遇所产生的感情共鸣,关于令人感动...
前车之鉴的意思是什么 前车之... 前车之鉴,成语,典故名,典出《荀子·成相篇》。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
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恭敬不如从命  很久以前,有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我和老师的故事作文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