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的简介及故事
创始人
2025-08-18 19:01:32
0

  苏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着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的简介及故事

。下面是大学生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苏秦的简介及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苏秦的简介: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

刺客。

  苏秦的故事:

  发迹之前,没有人看:得起他,甚至连父母、妻子都轻视他。

  有一次,苏秦父亲过生日。他哥哥端了一大杯酒去祝寿,父亲高兴地赞叹道:“真是美酒,好甜啊!”等到苏秦端了酒去祝寿,他父亲骂道:“酒太坏,酸的!”苏秦只好从哥哥处借了一大杯酒去祝寿,他父亲仍然骂道:“酸酒!”苏秦不服地申辩:“这是从大哥处借来的酒啊!”父亲却说道:“你这倒楣的人,好东西经过你的手就坏了!”

  苏奏学习纵横术后,游历秦国而不被重用,等到他回到故乡时,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他的妻子见到他居然不停织,嫂子也不愿为他准备饭食,父母也不和他说话。

  苏秦深受刺激,于是用锥刺股苦读,精研纵横术,后来游说六国,合纵成功,身挂六国相印,终于功成名就。

  功成名就后,苏秦北投赵王,路过洛阳,回故乡一趟。这次,他的兄、弟、妻、嫂对他皆侧目而不敢正视,俯伏侍奉饮食。

  苏秦见状,于是笑着对他嫂子说:“为何前倨而后恭呢?”他嫂子又怕又羞,跪在地上以头叩地说:“见叔叔位高多金。”

  苏秦听了,不禁感叹地说:“贫贱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苏秦的故事:合纵六国

  智激张仪

  苏秦在赵国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萌芽期的联盟。

  苏秦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并当众羞辱后打发他离开。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并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

  说韩

  苏秦到了韩国,游说韩宣王。

  苏秦先分析韩国的优势:地势坚固,军队几十万,且善于冶炼兵器;再陈述臣服秦国的弊端:侍奉秦国,秦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一旦同意,秦国就会变本加厉,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望无限,离灭亡之日就不远了;最后苏秦说:大王如此英明,军队又如此强悍,却甘居秦国之后,我真替大王感到羞耻!

  韩宣王听完脸色大变,手按宝剑,仰天叹息道:“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也决不能侍奉秦国。既然赵王已经有了主意,我愿意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资料共享平台

《苏秦的简介及故事》()。”

  说魏

  苏秦来到魏国,游说魏襄王。

  苏秦先分析魏国的地理情况,指出:魏国地方虽小,但田舍密集,人口众多,车马奔驰,国势与楚国不相上下;如今侍奉秦国,每年纳贡,一旦秦国征伐魏国,没人愿意出兵相救。接着苏秦以越王勾践和武王伐纣的以少胜多为例,提醒魏王:魏国兵强马壮,不用惧怕秦国;如果割地侍秦,未及作战,国家已经先亏损了,主张侍奉秦国的都是奸佞之臣,要谨慎决策。最后援引《周书》,劝诫道:事前不考虑成熟,后必有大患,如果大王能听从我的建议,六国同心协力,就无强秦危害之患了,所以赵王派我呈上合纵条约,等候您的差遣。

  魏王说:“我从没听过如此贤明的指教,愿举国相从。”

  说齐

  于是苏秦向东行进,来到齐国,游说齐宣王。

  苏秦先分析齐国国势,指出:“齐国四面天险,兵精粮足,自有战役以来,从未征调过泰山以南的军队,也不曾渡过清河,涉过渤海去征调这二部的士兵。都邑临淄富有而殷实,人口众多,居民就有七万户,足够凑齐二十一万大军,没有哪个国家能比齐国强大。”

  接着指出齐国的战略失误:“韩、魏之畏惧秦国,是因为和秦国接壤,双方如若交战,十日内即可分出胜负,胜,则兵力损失严重,四境无法保护;不胜,则国家将要灭亡,所以韩、魏才如此看重和秦国的交战,且很容易向秦国臣服。但是齐国和秦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齐国险要、易守难攻,且秦国孤军远征,顾虑重重,明显不能对齐国构成威胁。如此形势下,却想侍奉秦国,是大臣们的战略过失。如今齐国没有臣服秦国之名,却有国富民强之实,所以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考虑一下,以便决定对策。”

  齐宣王说:“我不聪明,且居住在偏僻靠海的东境,从未听过您高明的教诲。如今您奉赵王之命来指教我,我愿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说楚

  苏秦说服齐国后,向西南行进,到达楚国,游说楚威王。

  苏秦先分析楚国,进言说:“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军队有百万之众,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些都是称霸的资本;如果您也侍奉秦国,那没有哪个诸侯不臣服秦国了。”接着分析天下形势,说:“秦国最大的忧患就是楚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秦楚不能并存。合纵成功,楚国就能称王;连衡成功,秦国就会称帝。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合纵以孤立秦国,否则秦国兵分两路,都邑鄢郢就有危险。”

  最后苏秦又提醒楚王:“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诸侯公敌。主张连衡之人都想割地给秦,这是敬奉仇敌,对外依仗强秦,对内挟持君主,罪恶深重。合纵成功,各诸侯会割地事楚;连横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二者天上地下,希望您能好好考虑。”

  楚王说:“秦楚接壤,秦有吞并之意,不可亲和。韩、魏经常遭受秦国威胁,不可与之深入谋划,怕有叛逆之人告密,危及国家安全。我自料以楚抗秦,又未必能胜。与群臣谋划,皆不可信,因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如今您打算统一天下,团结诸侯,保护危国,我愿举国服从。”

  成功合纵

  苏秦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苏秦是怎么死的:齐国遇刺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范文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
给人启发的人生小故事   你们知道吗?有时候看哲理的人生故事,从中也能受到启发的,那么小编为你们献上给人启发的人生小故事,...
人生感悟爱情故事:一辈子太短... 人生感悟爱情故事:一辈子太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和几个朋友一起聚餐,突然一个好友发问:  “听说有...
简短童话故事 简短童话故事15篇简短童话故事1  菜园里种了许多的白菜,它们长得可好了,老爷爷和老奶奶都等待着收成...
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   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一定是需要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图片。unjs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范文750字  《水上飞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情节有趣,语言生动活泼。...
经典语言故事 经典语言故事(精选11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
关于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
古代爱情故事大全 1.楚国王子子皙-越女楚国的襄成君刚受爵位的那天,穿着华丽的衣裳,被随从们簇拥着来到河边。楚大夫庄辛...
幼儿英文故事大全_英语童话故... 导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一些关于英语的故事阅读,为了孩子们提高对英语的兴趣,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幼...
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吧……  唐朝时候,在南京秣陵...
寓言故事大全_睡前故事推荐 导语:寓言故事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
我的高考故事 我的高考故事哲哲高易哲  上周社会热点是高考,办公室里也充斥着同事对高考往事的追忆,倒是我这个从来没...
关于读书的故事 导语: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欢迎大家收藏!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
责任的古代故事 关于责任的古代故事  古代又是那些关于责任的好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责任的古代故事,希望对你有帮...
格林童话故事:三片蛇叶 格林童话故事:三片蛇叶  从前有个穷人,穷得连自己的儿子都养不活。儿子便对他说:“好爸爸,我们现在的...
令人感动的名人故事短篇 关于令人感动的名人故事短篇  感动是他人的感情故事与本人的感情思想相遇所产生的感情共鸣,关于令人感动...
前车之鉴的意思是什么 前车之... 前车之鉴,成语,典故名,典出《荀子·成相篇》。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
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恭敬不如从命  很久以前,有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中国经典历史四字成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我和老师的故事作文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