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介绍
创始人
2025-07-02 03:01:47
0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介绍

  导语:《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春秋谷梁传》简介

  《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 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谷梁补注》为清代学者注解《春秋谷梁传》的较好注本。

  《春秋谷梁传》一般认为属于“今文经”(见经今古文学)。全书正文两万三千多字,采用问答体解说《春秋》,重点在阐述经义即《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大抵同调,但在个别具体问题上也有歧异。如鲁僖公四年《春秋》记:齐桓公伐楚,“楚屈完来盟于师”。《公羊传》称:“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言来何,与桓为主也。……与桓公为主,序绩也。”肯定了齐桓公取得的重大成绩。《春秋谷梁传》却说:“来者何?内桓师也。……于召陵,得志乎桓公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桓公得志为仅矣。”认为齐桓公成就有限,楚仍桀骜不驯,所论很不相同。

  东晋范宁搜辑诸家训释着《春秋谷梁传集解》,标榜兼采众说、择善而从,唐人杨士勋又为之作疏,成《春秋谷梁传注疏》。清人钟文蒸有《谷梁补注》,网罗前人遗说,可供参考。

  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着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据《汉书·文艺志》记载,汉代传注《春秋》的有5传。后来《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亡佚,只有《左氏传》、《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流传至今,被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谷梁传》主要意义

  读《春秋谷梁传》可以看《十三经注疏》本,汉代何休解诂,唐人徐彦疏的《春秋公羊传注疏》,晋人范宁集解、唐人杨士勋疏的《春秋谷梁传注疏》(均为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点本)。或清儒庄存与、刘逢禄、孔广森、钟文烝、侯康等人的相关研究。汉代以后,《公羊》和《谷梁》关注的人不是很多,只是到了晚清,公羊学有过短暂的`复苏。但在汉代,二传可都是立为博士官的显学,尤其是《公羊传》,可是用来“《春秋》决狱”的利器,能够流传两千年之久,其在思想上、语言上有不可抹煞的价值。尤其是是探讨汉代的学术思想史,就更是不能不了解《春秋谷梁传》。

  范宁所做《春秋谷梁传序》,写得漂亮,文字也很美。比如讲到孔子“因鲁史而修《春秋》”时,讲到“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德之所助,虽贱必申。义之所抑,虽贵必屈。故附势匿非者无所逃其罪,潜德独运者无所隐其名,信不易之宏轨,百王之通典也。”说得还是比较夸张的,毕竟春秋三传彼此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宋襄公的评价,《公羊》和《谷梁》就截然相反。

  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与楚师战于泓,说些什么“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之类的话,最后大败,受伤而亡身。(《左传》)

  《公羊传》云:“已陈(列阵),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把这个脑袋不甚清楚的宋襄公大大夸奖了一番,甚至还和传说中的贤君周文王相提并论。

  《春秋谷梁传》二十三年与此不同:“兹父之不葬(意为宋襄公死不书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一句话,根本不配当国君,死了就死了。

  范宁在《春秋谷梁传序》中,还曾把三传作比较,说出一番很高明的见解:“凡传以通经为主,经以必当为理。夫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庸得不弃其所滞,择善而从乎?既不俱当,则固容有失。若至言幽绝,择善靡从,庸得不并舍以求宗,据理以通经乎?虽我之所是,理未全当,安可以得当之难,而自绝于希通哉!而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是非纷错,准裁靡定。故有父子异同之论,石渠分争之说。废兴由于好恶,盛衰继之辩讷。斯盖非通方之至理,诚君子之所叹息也。《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春秋谷梁传》流传情况

  《春秋谷梁传》与《左氏传》、《公羊传》一样,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的。据《汉书?艺文志》,在汉以前,解释《春秋》的有五家,除《左传》、《公羊》、《谷粱》外,还有《邹氏传》和《夹氏传》。到汉初,《邹氏传》因为没有人把它传下来,《夹氏传》又没有文字记载,这两家就失传了。而《公羊》与《谷梁》则用汉时流行的隶书记录成书,称为今文,立于学官,即在中央国立大学设立课程,专门备有博士加以传授。

  《春秋谷梁传》在战国时一直是口耳相传的。据唐朝人的说法,最初传授《春秋谷梁传》的,是一个名叫谷梁俶的人,他一名赤,字元始,说是曾受经于孔子的弟子子夏。但据后人考证,《春秋谷梁传》中曾引“谷梁子曰”,竟然自己称引自己;又引“尸子日”,尸子是战国中期一位思想家,可见唐人说法不一定可靠。书中还有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的情况,因此有人认为它成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同样解释《春秋》,《左传》主要是阐述史事,是一部史书,《谷梁》则与《公羊》体例相同,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解说《春秋》的旨意,是阐明儒家思想的一部经书。《公羊》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强调尊王攘夷、大一统的思想,与现实政治配合较密切;《谷梁》则主要以文义阐发《春秋》经文,较为谨慎,认为应该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主张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因此宋代的《春秋》学家胡安国曾说:“其事莫备于《左氏》,例莫明于《公羊》,义莫精于《谷梁》。”

  《春秋谷梁传》与《左传》、《公羊》一样,最初与《春秋》也是“别本单行”的。到晋朝范宁作集解,就把经传合为一书。后来唐朝杨士勋又进一步为之作疏,称《春秋谷梁传注疏》,共二十卷。清代也有好几家为《春秋谷梁传》作注。较通行的本子是清代中期阮元的《十三经注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登楼望水》赏析 《登楼望水》赏析  《登楼望水》是唐代顾况所做的一首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登楼望水》赏析。希望能够...
《老子·四十一章》文言文阅读... 《老子·四十一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
不要把现实当童话 不要把现实当童话  是的,在现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总见到很多人一直把现实当成童话。他们总有一个...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
《秋水时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秋水时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
诗经取名女孩 诗经取名女孩大全  利用诗经取名,一直是中国人非常擅长和喜欢的一件事,诗经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  杜甫的《春夜喜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下面我们为大家...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精选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
花落人亡,红楼梦断-读《红楼... 花落人亡,红楼梦断-读《红楼梦》有感作文900字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
本草纲目律草文言文 本草纲目律草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  甘、苦、寒、无毒。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1、文言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精选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语文考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语文考点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乡愁体的作文600字 乡愁体的作文600字  《乡愁》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
《长干曲其二》的原文赏析及翻... 《长干曲其二》的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长干曲 其二  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山海经》异兽介绍 《山海经》异兽介绍  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很多,是集齐古人智慧与想象力的书。小编整理了《山海经》异兽介...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通用11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
《名人传》简介   《名人传》简介  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小石潭记》中考真题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与答案推荐度:历年英语高考真题与答案推荐度: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真题和答案推荐度: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