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养生
创始人
2025-07-02 08:16:50
0

《内经》与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理论对我们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内经》与养生,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恬惔,安静之义。虚无,心无杂念。恬惔虚无,即思想安闲清净、没有忧思杂念。精神内守,指日常生活中精神守持于内而不外耗。意思是说,保持思想安闲清净、排除忧思不良情志,真气即肾气、元气就会顺畅、调和,精神也会守持于内。如此,正气强盛,脏腑功能强健,疾病就无从发生。

  喜怒忧思悲恐惊

  宋代名医陈无择将人类复杂的疾病按病源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三类,其中内因精神情志,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加调节,是引起内因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情志波动过于激烈或持久,打破了五脏之间平衡的关系,破坏了人体气机也就是新陈代谢的正常升降出入,致使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就会成为病因。由于情志失调是引起内因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即调摄精神情志的养生保健方法对预防内因病就有重要的意义。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情况下情志不会致病,如果突然、强烈或过于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耐受范围,即可成为病因而引起内因病。

  因为五脏的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情志活动与五脏关系密切。根据五行对情志五脏的分属,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和忧、肾在志为恐和惊。因此,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五脏有不同的影响,可产生相应的病证,例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譬如过度的恐惧伤害肾脏,可出现神志失常、腹泻、遗尿、遗精、阳痿等病证。另外,情志变动也可影响整体气机,可产生气机失调的病证,如《内经》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譬如过于愤怒,则易致气机上逆,可引起眩晕、头痛,甚至呕血、昏厥等病证。现代如高血压病、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即属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

  恼怒预防宣泄八法

  《内经》涉及调摄精神情志的养生方法很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这段话是说:控制嗜欲,使思想清净而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忧虑,形体劳作而精神安逸,真气因而调顺,人们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穿什么衣物都觉得合体,在什么样的风俗习惯中也觉得快乐,不羡慕地位的高低,这样的人就称得上质朴、敦厚。《内经》这里介绍的调摄精神情志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志闲少欲,可使精神安定;二是形劳不倦,可以放松心情;三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与高下不相慕,即知足常乐,可以安定心绪。

  恼怒的预防与宣泄很重要。七情之中,恼怒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是精神情志致病的魁首。以下介绍恼怒的预防与宣泄:

  一是恼怒的预防:常见者有以下四法:

  警示法:用警示、提醒的方法预防发怒。如可在自己的床头或案头写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箴言警句,随时警示、经常提醒,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恼怒的效果。

  忍耐法:即尽量忍耐,轻易不发怒。信奉“吃亏是福”、“忍者大德”的准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无关大是大非,尽量忍耐,宁愿自己吃点亏,作出些让步,不使矛盾激化,轻易不发怒。

  理制法:即以理性克服、制约情绪上的冲动、恼怒。

  移情法:将恼怒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以此平息恼怒。如外出散步,上街购物,公园游玩,或听音乐、观花鸟,或思考别的问题等,都可以有效的移情于他,可消散或平息愤怒情绪。

  二是恼怒的宣泄:常用的亦有四法:

  谈话法:是把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误解、委屈而产生的`不满、烦恼、愤怒的情绪,通过与亲人、朋友的交谈,或向领导及上级机关的申诉,尽情地倾诉出来,以使自己郁积的不良情绪得到正确的疏泄。

  书写法:是把各种明显意识到的不良情绪,通过赋诗、写日记等疏泄出来,也可直接给造成自己某种屈辱和不幸的人写信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切记不可将写出的信发出,事后也要注意对上述诗词、日记、信件的保存,或将其全部烧毁,避免之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运动法:是把过于强烈而难以遏止的愤怒等不良情绪,通过打球、捶击枕头或被子、撕碎废纸等运动方式予以疏泄。

  哭泣法:是把郁积于内心的愤怒等情绪创伤通过哭泣流泪宣泄出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墙角数枝梅”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
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翻译 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翻译  古诗,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别的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无数年的...
《登楼望水》赏析 《登楼望水》赏析  《登楼望水》是唐代顾况所做的一首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登楼望水》赏析。希望能够...
《老子·四十一章》文言文阅读... 《老子·四十一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
不要把现实当童话 不要把现实当童话  是的,在现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总见到很多人一直把现实当成童话。他们总有一个...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
《秋水时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秋水时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
诗经取名女孩 诗经取名女孩大全  利用诗经取名,一直是中国人非常擅长和喜欢的一件事,诗经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  杜甫的《春夜喜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下面我们为大家...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精选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
花落人亡,红楼梦断-读《红楼... 花落人亡,红楼梦断-读《红楼梦》有感作文900字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
本草纲目律草文言文 本草纲目律草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  甘、苦、寒、无毒。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1、文言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精选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语文考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语文考点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乡愁体的作文600字 乡愁体的作文600字  《乡愁》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
《长干曲其二》的原文赏析及翻... 《长干曲其二》的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长干曲 其二  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