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始人
2025-07-02 08:32:01
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及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

  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

  则:连词,那么,就。

  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比及:等到。

  且:连词,并且。

  方:道,义方指是非准则。

  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方:见方,纵横。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足:使……富足。

  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其:那。

  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俟:等待。

  能:动词,能做到。

  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如:连词,或者。

  会:诸侯之间的盟会。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愿:愿意;

  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鼓:弹。

  瑟:古乐器。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舍:放下。

  作:立起来,站起身。

  撰:才具,才能。

  伤:妨害。

  乎:语气词,呢。

  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

  喟然:叹息的样子。

  与:赞成。

  后:动词,后出

  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

  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

  通假字

  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莫同“暮”,晚。

  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7、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5。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拿,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6。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政治思想,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如他的“礼乐治国”实际上是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的思想,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我们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既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继承,也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形容冬天寒风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冬天寒风的词语有哪些  导语:冬天,小朋友们脸上拂过的是冷冷的冬风,让小朋友们感到非常的寒冷。下...
桃花源记拼音版 桃花源记拼音版  桃(táo)花(huā)源(yuán)记(j&igra...
《溪居即事》翻译赏析 《溪居即事》翻译赏析  《溪居即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道融。古诗全文如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
形容云雾缭绕的语句 形容云雾缭绕的语句  雾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是它给这群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处...
离骚注音全文 离骚注音全文  《离骚》中有些字比较偏僻,很多人可能会认错读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离骚注音全文,欢迎参...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与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与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写景而写心,表现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下...
前后赤壁赋原文 前后赤壁赋原文  《前后赤壁赋》又称《赤壁二赋帖》,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于元大德五年(1301)创作的...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书法特点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墙角数枝梅”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
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翻译 春江晚景古诗原文及翻译  古诗,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别的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无数年的...
《登楼望水》赏析 《登楼望水》赏析  《登楼望水》是唐代顾况所做的一首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登楼望水》赏析。希望能够...
《老子·四十一章》文言文阅读... 《老子·四十一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上士闻道,勤而行...
不要把现实当童话 不要把现实当童话  是的,在现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总见到很多人一直把现实当成童话。他们总有一个...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
《秋水时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秋水时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
诗经取名女孩 诗经取名女孩大全  利用诗经取名,一直是中国人非常擅长和喜欢的一件事,诗经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 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  杜甫的《春夜喜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下面我们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