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全文赏析
创始人
2025-07-03 14:31:02
0

《蜀道难》全文赏析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蜀道难

  作者: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词语解释】

  噫吁戏:惊叹声。

  蜀道:一般指自陕西进入四川的山路。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

  茫然:茫味难详。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久远。

  秦塞:秦地。古代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开始与中原相通。

  太白:山名,秦岭主峰,在今陕西省周至一带。

  天梯:上陡峰的山路。

  六龙:相传太阳神坐由六条龙拉的车而行,被高标所阻而回车。

  冲波逆折:激浪逆流。

  黄鹤:即黄鹄,一种高飞的鸟。

  猿猱:统指猿类。

  青泥:岭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

  萦岩峦:缭绕在山峰间。

  抚膺:抚胸。

  巉岩:险峭的山岩。

  号:聒噪。

  子规:杜鹃鸟。

  凋朱颜:容颜为之衰老。

  去天:离天。

  绝壁:陡峭的山壁。

  喧豗:轰响声。

  嗟:叹息。

  胡:何。

  峥嵘、崔嵬:高峻的样子。

  锦城:锦官城、今四川成都。

  咨嗟:叹息。

  注释:

  【1】蜀道难:南朝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yī)吁(xū)嚱(xī):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fú):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难以考证。

  【4】何茫然:何:多么。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不知道。据西汉扬雄《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5】尔来:从那时以来。

  【6】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7】秦塞(sài):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8】通人烟:人员往来。

  【9】西当:在西边的。当:在。

  【10】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11】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12】横绝:横越。

  【13】峨眉巅(diān):峨眉顶峰。苏教版语文课本为“峨眉颠”。

  【14】“地崩”句:《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摧,倒塌。

  【15】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16】石栈(zhàn):栈道。

  【17】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意思就是传说中的羲和驾驶着六龙之车(即太阳)到此处便迫近虞渊(传说中的日落处)。

  【18】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19】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20】逆折:水流回旋。

  【21】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22】黄鹤:即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23】尚:尚且。

  【24】得:能。

  【25】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26】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27】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28】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29】萦(yíng):盘绕。

  【30】岩峦:山峰。

  【31】扪(mén)参(shēn)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用手摸。历,经过。

  【32】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33】膺(yīng):胸。

  【34】坐:徒,空。

  【35】君:入蜀的友人。

  【36】畏途:可怕的路途。

  【37】巉(chán)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38】但见:只听见。

  【39】号(háo)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40】从:跟随。

  【41】“又闻”二句:一本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42】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43】去:距离。

  【44】盈:满。

  【45】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

  【46】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47】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48】转:使滚动。

  【49】壑(hè):山谷。

  【50】嗟(jiē):感叹声。

  【51】尔:你。

  【52】胡为:为什么。

  【53】来:指入蜀。

  【54】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峥嵘、

  【55】崔(cuīwéi)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56】“一夫”两句: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夫,一人。当关,守关。莫开,不能打开。

  【57】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58】或匪(fěi)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59】朝(zhāo):早上。

  【60】吮(shǔn)血(xuè):吸血。

  【61】锦城: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62】咨(zī)嗟:叹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翻译】

  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青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着山峰。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胸口空叹息。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就是这么危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磨着牙齿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侧过身向西望着,长长地叹息。

  【诗文赏析】

  本诗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的热爱。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难进行了有机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全诗豪情奔放,想像丰富奇异,极具夸张性,语言富于变化而且充满感情,有声有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轶事典故

  李白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诗《赠友人》三首之二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为怀素写诗

  李白称赞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草书歌行》是唐代诗人李白为赞扬怀素草书艺术而创作的诗歌。赞美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称其草书天下第一。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理想是什么排比句 理想是什么排比句大全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的生...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的生平简介  引导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
红楼梦贾惜春人物特点分析 红楼梦贾惜春人物特点分析  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
三字经中菽是什么粮食 三字经中菽是什么粮食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是人的食物 人类生活中的...
吴融《途中见杏花》原文及翻译... 吴融《途中见杏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出自吴融《途中见杏花》  途中...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
氓原文及翻译拼音 氓原文及翻译拼音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
《遣悲怀·其二》唐诗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诗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
梁惠王下节选阅读及注释 梁惠王下节选阅读及注释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
曹全碑全文译文 曹全碑全文译文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小编为...
岳阳楼记原文读音 岳阳楼记原文读音  导语:《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岳阳楼记》原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描写神态的ABB重叠词 描写神态的ABB重叠词  笑嘻嘻,笑哈哈,傻乎乎,笑眯眯,  喜洋洋,喜滋滋,喜冲冲,兴冲冲,  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00字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真佩服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文言文《项脊轩志》原文及注释 文言文《项脊轩志》原文及注释  高考文言文《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  作品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葬花吟原文带翻译 葬花吟原文带翻译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自己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
肃王与沈元用原文翻译 肃王与沈元用原文翻译  《老学庵笔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笔记,内容多是作者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
杜牧《秋夕》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牧《秋夕》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下...
《三国志》原文节选及翻译解析 《三国志》原文节选及翻译解析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一起来欣...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翻译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翻译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