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原文及文学赏析(2)
创始人
2025-07-03 20:01:44
0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文学赏析

  【参考赏析二】

  主题思想: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赏析: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为最后一个小节做铺垫。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感受: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三、形式美

  结构上,寓变化为统一

  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相关诗句: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果有来生来世现代诗歌 如果有来生来世现代诗歌  如果有来世,尘世的路上,  是否还有缘与你——  我挚真的朋友相遇相识? ...
散文朗诵技巧 散文朗诵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
喜迎2021年中国建党100... 可敬的中国共产党,是您让我们走向了辉煌的生活,如今党一百年华诞到了,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日子,我们爱您...
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诗歌 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诗歌  想你想的那么长  等你等了那么久  爱你爱的那么多  无数次痴痴的等待...
诗歌:语文是什么 诗歌:语文是什么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
秋天的现代诗歌 关于秋天的现代诗歌(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
庆祝建党101周年诗词最新十... 我们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100年征程岁月峥嵘,100年征程金光灿烂,大家心情如何?下面是小编给大...
《双桂堂》 《双桂堂》 华岳 宋代 华岳 月姊亲移入庆门,广寒今是并肩人。分他蟾窟雌雄种,作我萤窗南北邻...
《扬州慢》 《扬州慢》 姜夔 宋代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最内敛的现代诗歌 最内敛的现代诗歌  贫困是一片空白  自由是一片空白  大理石雕像的眼睛里  胜利是一片空白  黑鸟...
《采莲曲》 《采莲曲》 郑渊 明代 郑渊 梧桐转阶月如水,满地瑶华铺不起。谁家玉箫吹画楼,不管洛阳春色愁...
《黄台瓜辞》 《黄台瓜辞》 李贤 唐代 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宋代 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
《初冬夜饮》 《初冬夜饮》 杜牧 唐代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
《得蜀信》 《得蜀信》 陆游 宋代 陆游 齿发凋零志气衰,强临尊酒祗成悲。少年半是投闲日,春事常当卧病时...
《墨竹梅》 《墨竹梅》 曾几 宋代 曾几 的皪江梅竹外枝,能将幻法转生机。凭君莫作风垂绿,便恐飘零学雪飞...
《中秋夜月》 《中秋夜月》 钱钟书 当代 钱钟书 赢得儿童尽笑欢,盈盈露洗挂云端。一生几见当头满,四野哀嗷...
《人欲》 《人欲》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
《饭客》 《饭客》 艾性夫 宋代 艾性夫 菜剪尧时韭,羹羞晋代莼。家寒多食淡,客好不嫌贫。一夜小窗雨,...
《齐威王》 《齐威王》 徐钧 宋代 徐钧 赏罚严明国富强,独能仗义一朝王。周网此日微如发,独有人心理未亡...